[發(fā)明專利]多晶硅原料低能耗提純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52244.4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2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應明;郭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13/00 | 分類號: | C30B13/00;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330013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晶 原料 能耗 提純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降低太陽能電池多晶硅原料提純能耗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多晶硅原料低能耗提純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國際上電子級高純(>11N)多晶硅原料制備的主流技術是西門子法即三氯氫硅(SiHCl3)還原法和硅烷(SiH4)熱分解法,該工藝利用干燥氯化氫在沸騰床中與冶金硅粉反應:
Si(s)+3HCl(g)=SiHCI3(g)+H2(g)(放熱)
生成的SiHCI3與PCI3和BCl3在相對揮發(fā)度上有較大差異(它們的沸點分別為31.8℃,74℃和13℃,能有效地用精餾提純。最后在1100℃用H2還原SiHCI3,是前面氯化反應的逆過程:
SiHCI3(g)+H2(g)→Si(s)+3HCl(g)
反應析出固態(tài)的硅,擊碎后便成為塊狀多晶硅。這樣就可以得到純度為99.9999999%的多晶硅原料,換句話說,也就是平均十億個硅原子中才有一個雜質原子。
同時世界各國還有使用改良西門子法(即俄羅斯法)、硅烷法、流態(tài)化床法、冶金法,其中改良西門子法占全球產量的80%以上。但無一例外無論采用那一種工藝方法,平均提純每公斤多晶硅原料耗電都在250---400度左右,高能耗,高投入低產出是多晶硅原料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嚴重制約了太陽能電池的普及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晶硅原料低能耗提純制備方法,它是通過對連熔爐的改造,來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發(fā)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其制備方法如下,首先將經還原處理的金屬硅粉碎,再用王水、氫氟酸等酸洗,酸洗后送入連熔爐熔融,連熔爐中間通入冷卻水管,進行水冷卻,采用充氮隔離空氣,使爐內溫度形成水平溫度梯度和垂直溫度梯度,從而達到多晶硅原料提純目的,并大幅度降低能耗和大幅度提升產能;從連熔爐出來的硅材料進入區(qū)熔爐,使區(qū)熔爐內形成區(qū)間溫度梯度,運用熱趨法排除硅碴,即可得到99.9999%純度的硅。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利用傳統(tǒng)工藝設備連熔爐進行改造,使爐內形成水平溫度梯度和垂直溫度梯度,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提升產能;其工藝步驟少,操作簡單,適用于所有的連熔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連熔爐工作示意圖;
在圖中,1、硅材料入口??2、冷卻水管??3、爐體??4、射頻??5、熔融硅??6、硅碴出口??7、硅材料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制備方法如下,首先將經還原處理后的金屬硅粉碎,再用王水、氫氟酸等酸洗,酸洗后送入連熔爐熔融,連熔爐中間通入冷卻水管,進行水冷卻,采用充氮隔離空氣,使爐內溫度形成水平溫度梯度和垂直溫度梯度,從而達到多晶硅原料提純目的并大幅度降低能耗和大幅度提升產能;從連熔爐出來的硅材料進入區(qū)熔爐,使區(qū)熔爐內形成區(qū)間溫度梯度,運用熱趨法排除硅碴,即可得到99.9999%純度的硅。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對連熔爐進行改造,使連熔爐溫度形成水平梯度和垂直溫度梯度,酸洗后的硅材料從硅材料入口1進入,經射頻4加熱溶融成為熔融硅5,爐體3上下溫度成梯度,1410℃-1450℃,水平溫度成梯度,分別為1500℃,1460℃,1430℃,1410℃,各區(qū)間溫度不同,經冷卻水管2水冷卻后,硅碴從硅碴出口6流出,硅材料從硅材料出口7流出,再進入區(qū)熔爐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22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柔性扁平電纜
- 下一篇:攝像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