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層間粘附力的檢測方法及檢測試片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4344.2 | 申請日: | 200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54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20120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附 檢測 方法 試片 制作方法 | ||
1.一種層間粘附力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提供待檢測試片,且所述待檢測試片上具有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
確定所述待檢測試片的應力狀態;
根據待測試片的應力狀態,確定要生長的第三薄膜的工藝條件;
在所述待檢測試片上生長第三薄膜;
形成檢測試片,且所述檢測試片處于張應力狀態;
利用四點彎曲法檢測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間的粘附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包括氧化硅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包括含氟氧化硅層。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的厚度在2000至8000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條件包括工藝時間、反應氣體的種類及流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分別包括金屬層、介質層或半導體層中的任一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包括摻碳的氮化硅層。
8.如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檢測試片的襯底與所述第一薄膜之間,還具有一層緩沖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層包括氧化硅層。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應力的大小在0至50MPa之間。
11.一種層間粘附力的檢測試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提供待檢測試片,且所述待檢測試片上具有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
確定所述待檢測試片的應力狀態;
根據待測試片的應力狀態,確定要生長的第三薄膜的工藝條件;
在所述待檢測試片上生長第三薄膜;
將所述待檢測試片上的第三薄膜與襯底粘在一起,形成檢測試片,且所述檢測試片處于張應力狀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包括氧化硅層。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包括含氟氧化硅層。
14.如權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的厚度在2000至8000之間。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條件包括工藝時間、反應氣體的種類及流量。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分別包括金屬層、介質層或半導體層中的任一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包括摻碳的氮化硅層。
18.如權利要求11或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檢測試片的襯底與所述第一薄膜之間,還具有一層緩沖層。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層包括氧化硅層。
2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張應力的大小在0至50MPa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434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氣井開采溫控變粘酸酸壓裂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反光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