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學腐蝕法制備3C-SiC納米顆粒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3478.6 | 申請日: | 200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8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駿;吳興龍;沈劍滄;劉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65 | 分類號: | C09K11/65;C09K11/5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志武;王鵬翔 |
| 地址: | 21009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學 腐蝕 法制 sic 納米 顆粒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簡單、廉價,可發射較強藍光的3C-SiC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尤其是制備粒徑小于8納米、具有較強藍光發射性能的3C-SiC納米顆粒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碳化硅是第一元素半導體材料(Si)和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GaAs、GaP、和InP之后發展起來的第三代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碳化硅不僅具有較大的帶隙寬度(3C、4H、6H型碳化硅在室溫下的帶隙寬度分別為2.24、3.22、2.86eV),而且具有高臨界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載流子漂移速度等特點,在高溫、高頻、大功率、光電子和抗輻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用碳化硅代替硅,制備光電器件與集成電路,可為軍用電子系統和武器裝備性能的提高,以及抗惡劣環境的電子設備提供新型器件。
對于全色顯示來說,藍光又是必不可少的成份。雖然3C-SiC具有較大的帶隙寬度(2.24eV),但其發光區域仍在綠光的范圍內,并且由于碳化硅是一種間接帶隙半導體材料,體材料的碳化硅材料在室溫下的發光十分微弱。根據量子限制效應相關理論,小尺寸效應可導致激發和復合效率大大增強,所以當碳化硅的顆粒尺寸減小到納米量級時,發光效率將得到極大提高,同時當尺寸減小到體材材料的玻爾激子半徑以下時,納米顆粒的帶隙將會加寬,從而其發光將隨顆粒尺寸減小而發生藍移。所以制備小尺寸的碳化硅顆粒,可以實現其強藍光發射,這將對微電子和光電子領域產生重要影響。此外,碳化硅具有相當好的生物兼容性,特別是與血液的兼容性,并且SiC的密度較小,化學穩定性較好,所以碳化硅納米顆粒有望在生物醫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可以用作發光生物標簽等。
以前碳化硅納米顆粒的制備主要通過兩種方法實現。第一種方法是通過各種化學反應生成碳化硅納米顆粒,比如碳離子注入硅片[L.S.Liao,X.M.Bao,Z.F.Yang,andN.B.Min,Appl.Phys.Lett.66,2382(1995)],碳離子和硅離子共濺射二氧化硅薄膜[J.Zhao,D.S.Mao,Z.X.Lin,B.Y.Jiang,Y.H.Yu,X.H.Liu,H.Z.Wang,and?G.Q.Yang,Appl.Phys.Lett.73,1838(1998)],C60偶聯多孔硅[X.L.Wu,G.G.Siu,M.J.Stokes,D.L.Fan,Y.Gu,and?X.M.Bao,Appl.Phys.Lett.77,1292(2000)]等制備方法但這些方法都不能制備單一結構相、穩定的強藍光發射的納米顆粒。另一種方法是電化學腐蝕法,即用電化學法方法,腐蝕3C-SiC多晶片,再經超聲振蕩,得到懸浮于溶液的碳化硅納米顆粒,能穩定發射強度較高的藍光[X.L.Wu,J.Y.Fan,T.Qiu,X.Yang,G.G.Siu,and?P.K.Chu,Phys.Rev.Lett.94,026102(2005)],但這種方法制備過程相對復雜,更重要的是,SiC多晶片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制備與購置都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制備3C-SiC納米顆粒的缺陷,提出一種簡單、廉價的方法,尤其是制備粒徑小于8納米、具有較強藍光發射性能的3C-SiC納米顆粒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化學腐蝕法制備3C-SiC納米顆粒的方法,用氫氟酸、硝酸的混和液腐蝕普通3C-SiC粉末,所述粉末尺寸最好為微米量級、此粉末無明顯藍光發射,普通化學腐蝕所用酸濃度為35%-45%的氫氟酸與60%-70%的硝酸,體積比為2.0-3.0∶1.0。反應時混和酸是3C-SiC粉末的5-15倍以上,加熱至80℃-100℃,反應時間為0.5-2.0小時。冷卻后將反應后的酸液與粉末一起在高速離心機中離心,倒除上層酸液,取下層粉末,在烘箱中70℃-90℃左右進行干燥。在干燥后的粉末中加入去離子水或無水乙醇,超聲空化30-60分鐘,靜置數小時或離心沉淀去除下層沉淀物,取上層清液;此去離子水或無水乙醇清液中即含有尺寸小于8nm的3C-SiC納米顆粒。
在溶液中能展示強藍光發射的3C-SiC納米顆粒,納米顆粒的尺寸小于8nm,平均顆粒尺寸為3.8nm左右,3C-SiC的玻爾半徑R為2.7nm,顯然,顆粒的平均半徑小于R,所以在能導致良好表明鈍化的溶液或薄膜中,其光致發光譜將出現量子限制效應。當激發光波長從320nm增加至440nm時,發射光的發光峰將從430nm增加到480nm。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制備方法簡單,無需復雜的實驗裝置,實驗材料廉價且較易獲得,制備的碳化硅納米顆粒的藍光發射強且穩定。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效果將在下面繼續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34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赤泥提取鈦渣工藝
- 下一篇:一種復方阿拉伯半乳聚糖薄膜衣片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