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鯢仿生態人工馴養繁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264.X | 申請日: | 200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81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登奎;梁剛;翟文俊;楊文杰;陳波;高翔;王崇明;李玉珠;陳文林;唐登全;馬民學;南英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鄭縣秦嶺大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佘文英 |
| 地址: | 7230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鯢 生態 人工 馴養 繁殖 方法 | ||
1、大鯢仿生態馴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大鯢原生境建造人工溪流,在人工溪流上游建階梯式蓄水池,將通過蓄水池的水引入人工溪流;在溪流兩邊建造若干個大鯢洞穴,洞穴上方開有觀察孔,用石板將觀察孔蓋實,然后回填20~30cm的土壤,洞穴口淹沒在水中,洞穴傾斜、洞口低,洞尾高,同時在溪流兩邊和洞穴旁種植草木,在溪流兩邊設立防逃圍欄;
大鯢親體的選擇:親體的來源是野生或流水養殖池飼養的大鯢,年齡在5齡以上,要求親鯢無病、無傷、無殘,體質健壯;
大鯢親體的培育:
3~5月以鮮活鯽魚,泥鰍為主,適當搭配雞腸、豬肺,每周投喂2次,投放量每次按大鯢體重的1/10掌握;
6~8月水溫高,投喂餌料以鮮活野雜魚或動物內臟為主,每3~5天投喂1次,投放量每次按大鯢體重的3/10掌握,同時加大水流量并增強水流聲,在此期間如果水溫超過25℃,應采取措施降低水溫;
9~11月投放高蛋白餌料,進入冬眠期時,適當加深水位;
在整個大鯢親體培育階段,及時清除水中的雜質,全天24小時保持人工溪流中呈微流水狀態,流量、水位要穩定;在洞穴內大鯢自然產卵,自然受精,對于帶出洞外的卵帶可進行人工孵化;
稚鯢的馴養:出膜后的稚鯢應該及時從親鯢洞穴中取出放入有細孔的塑料筐內,再將塑料筐放入室內水泥池中喂養,水深3~6cm,水溫10~15℃,保持長流水,及時清除糞便和雜質;
幼鯢的馴養:進入幼鯢階段,去掉塑料筐將其直接放入水泥池中繼續飼養,水深10~20cm,水溫13~20℃,喂鮮活的搖蚊幼蟲或肉末,1月以后投喂水蚯蚓、小蝦或肉粒,幼鯢體重達到30g左右時,主要餌料為小蝦、小雜魚、肉絲,兩天投喂一次,及時清除水底殘餌及糞便,待幼鯢體重達到100g時,移入人工馴養池中正常飼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仿生態馴養繁殖方法,其特征是人工溪流流速0.2m/s,溪流最枯季節流量0.01立方米/秒,pH值為6.5~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鯢仿生態馴養繁殖方法,其特征是人工孵化的具體方法是將事先做好的尼龍篩絹框架放入孵化池,框架距池底約30cm左右,然后將受精卵均勻擺放在框架內;孵化期間采用微流水,在孵化池上用黑色塑料布進行遮蓋,孵化期間經常檢查胚胎發育情況,及時剔除未受精卵,以避免水質惡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鄭縣秦嶺大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鄭縣秦嶺大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26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