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益生菌信號分子的保健口香糖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6443.1 | 申請日: | 2007-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3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所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森佰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4/06 | 分類號: | A23G4/06;A23G4/12;A23G4/08;A23G4/10;A23L1/30;A23L1/236;A23L1/09;A23L1/03;A23L1/226;A23L1/222;A23L1/053;A23L1/0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25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益 信號 分子 保健 口香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口香糖的制造領域,同時涉及其中來源于微生物材料,特別是來源于細菌提取物配制而成的口香糖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口香糖自1989年美國箭牌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市場需求每年均以10%的速度增長,年市場規模可達40~50億元。以目前我國人均10片的口香糖對比美國人均160片的市場銷量,其發展空間將是十分巨大的。目前市場供應的口香糖主要有無糖類、低糖類和有糖類三種類型,有口味型向功能型方向轉化的趨勢[1]。主要是以木糖醇口香糖類型為主,其保健功能無非是1、通過活動面部神經達到美容的作用;2、達到清新口腔異味的作用;3、通過木糖醇達到防治齲齒的作用。現代醫學證明,面部的活動對于美容和腦部神經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口腔上皮細胞對于藥物的吸收再進入血壓當中已經可以作為非常有效的給藥途徑,通過口腔對整個機體健康發揮作用。
益生菌制品(Probiolics)的生產技術已經經過了第一代產品和第二代產品兩個時代發展。第一代產品是活菌制品,第二代產品是死菌制品。這兩個時代已經過了半個世紀的過程。第一代產品主要是利用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和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的活菌。其作用機理是調整腸菌群失調(Dysbacteriosis),補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保持微生態平衡(Eubiosis)就利于人體健康。作為一種微生態調節劑,益生菌的活菌制品在全世界范圍內已廣泛用于人類的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2-4]。但這種制品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有足夠的活菌數,其次要有一定時間的存活期。這對生產和銷售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而也限制這類保健品的發展。在實際上,生產界為了克服上述兩個限制,又提出了用死菌體作為本類制品有效成分,從而避免了生產和銷售的瓶頸效應。死菌體就是第二代產品。第二代產品雖然避免了活菌數和活存期兩個瓶頸限制,但也有致命的缺點,這就是死菌體很難量化,不利于質量控制,實際上很難成為合格的產品。第二代產品出現較晚,國內只有少數企業報批第二代產品,由于質量不易控制,國家審批機關尚在考慮之中。
第一、二代產品,其療效是肯定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實踐,在歐洲、北美、日本和中國都在普遍應用此類微生態調節劑,作為酸奶發酵菌飲料、保健食品和藥品(主要在中國)的功能因子,已是普遍公認的現實。但是,由于第一代產品活菌數及活存期的限制和第二代產品質量控制(死菌體自溶)很難實施。這就導致第三代產品的應運而生[5-7]。
第三代產品是將益生菌的菌體裂解或破碎而獲得的菌體提取物,其中含有的特異性WPG、DNA、RNA,是一組綜合的信號系統的信號分子(Signal?molecular)[8-11]。這種信號分子是當代細胞通訊(cell?to?cell?cammunication)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主體是向宿主細胞提供健康信號,使宿主細胞產生相應的生理作用和健康表現。信號分子引起宿主細胞基因表達,在核糖體(Ribosome)合成相應的功能酶,通過功能酶發揮其生理作用[12-15]。近年來大量研究證明這是新一代健康作用巨大的微生態制劑,其醫療、保健功能還將進一步擴大。實驗也證明這種微生態制劑無毒、安全。另外,使用菌體重要成分作為檢測指標,有利于定性、定量的質量控制和產品的應用與推廣。作為口腔保健的微生態制劑的產品,無論是研究還是市場均未見報道。
益生元是一種不被宿主消化的食物成分或制劑,它能選擇性地刺激一種或幾種結腸內常駐菌的活性或生長繁殖,起到增進宿主健康的作用[16,17]。益生元應具備以下4個條件:
1)在胃腸道的上部,它既不能水解,也不能被吸收。
2)只能選擇性地對某種有益菌進行刺激生長繁殖或激活代謝功能作用。
3)能夠提高腸內有益于健康的優勢菌群的構成和數量。
4)能起到增強宿主機體健康的作用。
根據益生元的定義的標準,目前只有不被宿主消化的低聚糖可以作為益生元。根據糖類物質的水解情況可以將其分類為單糖、低聚糖和多糖,單糖是不能再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而單糖通過還原性末端的羥基與其它單糖的羥基形成糖苷鍵,就進而構成了有直鏈或支鏈結構的低聚糖或多糖。1996年國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術規則行業標準》中,規定的功能性低聚糖的定義為:
1)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個相同或不同的單糖聚合而成;
2)具有糖類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蔗糖,作為甜食配料,但不被人體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腸吸收,可到達大腸;
3)具有促進人體雙歧桿菌的增殖等生理特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森佰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森佰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64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