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κ-角叉菜聚糖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54085.5 | 申請日: | 200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157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雅斯閔·納杰姆丁·克哈姆布哈提;卡爾帕納·哈瑞西·莫迪;布哈瓦納斯·杰哈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 |
| 主分類號: | C07K1/34 | 分類號: | C07K1/34;C07K14/21;C12N9/4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楊 青;樊衛民 |
| 地址: | 印度*** | 國省代碼: | 印度;IN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角叉菜 聚糖 方法 |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備κ-角叉菜聚糖酶的方法。更具體來說,本發明涉 及通過使用登記號為MTCC5261的耐鹽海洋革蘭氏陰性細菌假單胞菌 (Pseudomonas?sp.)制備角叉菜聚糖酶的方法。
發明背景和現有技術:
κ-角叉菜聚糖酶的可能應用是獲得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用于大 型海藻消化、通過控制紅藻水華形成防止生物淤積、獲得精細化學品 以及用于藻類生物技術。
角叉菜聚糖是從紅藻綱(Rhodophyceae)某些種類的紅色海藻獲 得的天然成分(Greer,C.W.,和W.Yaphe.1984.Enzymatic?analysis?of carrageenans:Structure?of?carrageenan?from?Eucheuma?nudum.(角叉菜聚 糖的酶法分析:來自松葉麒麟菜的角叉菜聚糖的結構)Hydrobiologia. 116/117:563-567)。角叉菜聚糖是線性多糖,由被稱為A殘基的1,3 位連接的β-D-吡喃半乳糖和被稱為B殘基的通過1,4位連接的α-D-吡 喃半乳糖的重復的二糖序列構成。角叉菜聚糖與瓊脂的區別在于角叉 菜聚糖中的B單元是D型的,而在瓊脂中它們是L型的。角叉菜聚糖 基本結構中的規則骨架被或多或少有序分布的硫酸半酯基團所打斷。 角叉菜聚糖也可以含有一些甲氧基和丙酮酸基團。角叉菜聚糖的普通 來源是角叉菜屬(Chondrus)、麒麟菜屬(卡帕藻屬)(Eucheuma (Kappaphycus))、杉藻屬(Gigartina)和銀杏藻(Iridaea)的物種。
有三種基本類型的角叉菜聚糖可用。從角叉菜屬、麒麟菜屬和杉 藻屬物種獲得的Kappa(κ)、iota(ι)和lambda(λ)角叉菜聚糖,它們的 不同在于硫酸酯取代的數量和位置。κ和ι-角叉菜聚糖在K+、Ca+2或 NH4+的存在下形成熱可逆的凝膠,但是在Na+型中不形成凝膠。
在β-1,4連接處降解角叉菜聚糖的水解酶被稱為角叉菜聚糖酶。已 經從不同的海洋細菌中分離到了三種類型的酶,即κ、ι和λ-角叉菜聚糖 酶。它們都是裂解角叉菜聚糖的β-1,4鍵產生新角叉菜二糖系列產物的 內切水解酶(Michel,G.,L?Chantlat,E.Fanchon,B.Henrissat,B.Kloareg, 和O.Didweberg.2001.Theι-carrageenase?of?Alteromonas?fortis.(強 壯交替單胞菌的ι-角叉菜聚糖酶)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 276(43):40202-40209)。κ-角叉菜聚糖酶在未來幾年中有大規模的應 用和工業需求(Ostgaard,K.,B.F.Wangen,S.H.Knutsen,和I.M.Aasen. 1993.Large?scale?production?and?purification?of?κ-carrageenase?from Pseudomonas?carrageenovora?for?applications?in?seaweed?biotechnology. (從食角叉菜假單胞菌大規模生產和純化κ-角叉菜聚糖酶用于海藻生 物技術)Enzyme?and?Microbial?Technology.15(4):326-3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未經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540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光模組及其光耦合裝置
- 下一篇:由叔萜烯醇制備的香料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