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及其制造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680038020.1 | 申請日: | 2006-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7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石田清仁;山內清;貝沼亮介;須藤祐司;大森俊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
| 主分類號: | C22C19/07 | 分類號: | C22C19/07;C22F1/10;C22F1/00;C23F1/00;C25F3/02;C25F3/2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小瑛;劉春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o 合金 功能 構件 及其 制造 工藝 | ||
1.一種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其包括:
含有3~15wt%Al的Co-Al二元合金的基材;和
層狀結構,其占有率為30vol%或更多,其中f.c.c.結構的α相和β(B2)相以100μm或更小的層間距于層中重復排列,且通過選擇性除去α相或β(B2)相修飾所述基材表面,使其具有多孔表面層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其組成包含3~15wt%的Al和總量為0.001~60wt%的一種或多種選自如下元素的Co基合金基材:0.01~50wt%Ni、0.01~40wt%Fe、0.01~30wt%Mn、0.01~40wt%Cr、0.01~30wt%Mo、0.01~5wt%Si、0.01~30wt%W、0.01~10wt%Zr、0.01~15wt%Ta、0.01~10wt%Hf、0.01~20wt%Ga、0.01~20wt%V、0.01~12wt%Ti、0.01~20wt%Nb、0.001~3wt%C、0.01~20wt%Rh、0.01~20wt%Pd、0.01~20wt%Ir、0.01~20wt%Pt、0.01~10wt%Au、0.001~1wt%B和0.001~1wt%P,且余量為除不可避免的雜質之外的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其中所述的多孔表面層區域具有低于基材表面500nm或更多的深度,且所述多孔表面層區域的面積是成孔前表面積的1.5倍以上。
4.一種用于制造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的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溶解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所述組成的Co基合金;
在1500~600℃范圍內以500℃/min或更少的平均冷卻速度進行冷卻,以形成層狀結構,其中f.c.c.結構的α相和B2型β相、L12型γ’相、D019型析出物和/或M23C6型碳化物于層中重復排列,且占有率為30vol%或更多;
從Co基合金的表面層區域選擇性除去α相或B2型β相,或L12型γ’相、D019型析出物和/或M23C6型碳化物中的任何一種;以及
修飾低于基材表面500nm或更多的深度以形成多孔表面層區域,使所述多孔表面層區域的面積是成孔前表面積的1.5倍以上。
5.一種用于制造Co基合金功能性構件的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在900~1400℃下,對具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所述組成的Co基合金進行固溶處理;
在500~900℃下進行時效處理使其形成層狀結構,其中f.c.c.結構的α相和B2型β相、L12型γ’相、D019型析出物和/或M23C6型碳化物于層中重復排列,且于整個金屬結構的占有率為30vol%或更多;
從Co基合金的表面層區域選擇性除去α相或B2型β相,或L12型γ’相、D019型析出物和/或M23C6型碳化物中的任何一種;以及
修飾低于基材表面500nm或更多的深度以形成多孔表面層區域,使所述多孔表面層區域的面積為成孔前表面積的1.5倍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工藝,其中所述α相或B2型β相,或L12型γ’相、D019型析出物和/或M23C6型碳化物中的任何一種通過物理拋光、化學拋光或電化學拋光被選擇性除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未經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380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