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電物質元件、壓電物質膜制造方法、液體排出頭以及液體排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02605.8 | 申請日: | 200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7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福井哲朗;武田憲一;伊福俊博;舟窪浩;橫山信太郎;金容寬;中木寬;上野梨紗子;岡本莊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41/09 | 分類號: | H01L41/09;H01L41/2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付建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 物質 元件 制造 方法 液體 出頭 以及 排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的涉及一種展現更優越特征的壓電物質元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適合于液體排出頭(噴墨頭)和MEMS(微機電系統)元件的壓電物質元件。
背景技術
隨著對MEMS和壓電應用的研究的發展,期望展現良好特性的薄壓電物質膜作為壓電物質元件。壓電物質元件按照將壓電物質膜與電極壓(pinch)在一起并向其施加電場的方式來膨脹和收縮,并且能用于電動機、超聲電動機、致動器等等。大約50年前發現的PZT系列材料是用于該應用領域的主要材料。PZT材料的燒結溫度等于或高于1100℃,并且存在采用溶膠-凝膠方法、濺射方法、MBE(分子束外延)方法、PLD(脈沖式激光沉積)方法、CVD(化學汽相沉積)方法等等的材料發展過程,以便將壓電物質元件用作薄膜元件。但在用作薄膜的情況下,出現無法獲得與陶瓷相同的特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08-116103公開了一種將結晶取向控制為(001)單晶體的方法。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0-332569(對應于美國專利No.6198208)提出采用90度的疇(domain),在該疇中采取四方晶體結構的(100)取向和(001)取向混合存在。
即使通過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08-116103公開的方法,在高電場一側仍然無法展現出與陶瓷相同的特性,由此壓電物質元件在作為元件的功能方面是較差的。此外,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0-332569中公開的方法存在無法利用MPB(變晶相邊界)區域的問題以及無法高度可再現地控制(100)取向與(001)取向的比例的問題。此外,作為薄膜元件來說,(100)取向比例增加的膜存在膜的持久性較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并提供一種展示高壓電特性和更優越的持久性的壓電物質元件,一種壓電物質膜的制造方法,一種液體排出頭和一種液體排出裝置。根據本發明,還可以提供具有優異的位移可控制性和持久性的MEMS元件等。
根據本發明的壓電物質元件的第一模式,提供了一種壓電物質元件,其在基板上具有壓電物質膜和一對與所述壓電物質膜連接的電極,其中所述壓電物質膜的主要成分是Pb(Zr,Ti)O3,Zr/(Zr+Ti)的組成比例大于0.4但小于0.7,所述壓電物質膜是至少具有四方晶體a疇和c疇的膜,所述a疇和c疇相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角度在±10°的范圍內,并且c疇體積與a疇和c疇的總體積之比等于或大于20%并且等于或小于60%。
根據本發明的壓電物質元件的第二模式,提供了一種壓電物質元件,其在基板上具有壓電物質膜和一對與所述壓電物質膜連接的電極,其中所述壓電物質膜的主要成分是Pb(Zr,Ti)O3,Zr/(Zr+Ti)的組成比例大于0.4但小于0.7,所述壓電物質膜是至少具有四方晶體a疇和c疇的膜,所述a疇和c疇相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角度在±10°的范圍內,并且至少一些a疇和c疇處于孿晶對映關系,其中(NON)(N是整數)平面是孿晶面。
根據本發明的壓電物質元件的第三模式,提供了一種壓電物質元件,其具有壓電物質膜和一對與所述壓電物質膜連接的電極,其中所述壓電物質膜的主要成分是Pb(Zr,Ti)O3,所述壓電物質膜是具有四方晶體a疇和c疇的膜,并且在配置這些疇的[001]軸長度和[100]軸長度中,[001]軸長度/[100]軸長度之比等于或大于1.004并且等于或小于1.040。
附圖說明
圖1是作為本發明壓電物質膜的一個示例示出[100]軸和[001]軸的傾斜角的圖,其中橫軸代表(001)平面結構的體積[V(001)]與(001)平面結構和(100)平面結構的總體積[V(001)+V(100)]之比;
圖2是示出在本發明壓電物質膜的一個示例中c疇的體積與a疇和c疇的總體積之比和常數d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3是示出在本發明壓電物質膜的一個示例中的倒易空間映射的圖;
圖4是示出在本發明壓電物質膜的一個示例中的倒易空間映射的圖;
圖5是示出本發明壓電物質元件的結構示例的截面圖;
圖6是示出第二示例和第二對比示例的結果的圖;
圖7是示出在PZT(002)平面和PZT(200)平面上通過X射線衍射執行極點(pole)測量的結果的圖;
圖8是示出可以從圖7的極點圖中確認的A、B、C的晶體傾角(傾斜)與膜厚度方向之間關系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工業大學,未經佳能株式會社;國立大學法人東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26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