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車門電動開關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6832.1 | 申請日: | 200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62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賈春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春良 |
| 主分類號: | E05F15/12 | 分類號: | E05F15/12;B60J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5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車門 電動 開關 裝置 | ||
一、所屬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門電動開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車門電動開關裝置。
二、背景技術:
目前,應用于汽車車門上的電動開關裝置種類繁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以電來驅動汽車車門開關的裝置,這種裝置通常是直流電動機并通過蝸輪、蝸桿和行星齒輪機構減速等來驅動汽車車門開和關,這類裝置結構復雜,操作不方便,有些零部件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等不足;第二類是以壓縮空氣來驅動汽車車門的電動開關裝置,主要適合大型客車和大功率發動機的汽車上使用,這些車的發動機還要帶動小型的空氣壓縮機(通常稱為氣泵),而且車上還要配備高壓空氣儲氣罐,因此,小型車、中型車、轎車等都不適用,應用面較小,另外,大型客車和大功率發動機的汽車是以壓縮空氣來驅動汽車車門的開和關,所以,車門開和關的速度快,經常發生夾人和傷人等事故。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針現有技術的情況,設計制造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壽命長,造價低,使用方便,避免發生夾人和傷人等事故,安全可靠,不占用車內可用空間的汽車車門電動開關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列方式實現的:一種汽車車門電動開關裝置,包括動力驅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支座拐臂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說的動力驅動機構設置于車門5上,其由電機部分及其帶動的主動齒輪26、與主動齒輪26嚙合的大齒輪28、小齒輪29組成,如圖2、5所示,其中,電機部分包括電機4及其機座32和電機軸27(如圖4所示),主動齒輪26設置在電機軸27上,同時位于主動齒輪26下面的大齒輪28和小齒輪29設置于同一軸40上并且同步轉動(如圖4、5、6所示);
所說的連接傳動機構由殼體6及其端擋36和側蓋7、端蓋25、殼體6內通過軸承35和39安裝的螺紋軸33、通過鎖片41和43及螺母42安裝的并且與動力驅動機構的小齒輪29嚙合的被動齒輪30、以及滑塊10、換向開關12和8組成,如圖4所示,其中,殼體6設計采用圓形殼體并在其上水平制出滑道49和滑道槽48(如圖7所示),滑塊10通過內螺紋與螺紋軸33配合動作且可在滑道槽48內滑動(如圖4所示),換向開關12和8分別與滑塊10配合動作并且設置在殼體6內的滑道槽48的兩端,如圖4所示;
所說的支座拐臂機構由支座15及其上通過銷軸13鉸接的拐臂11和觸頭14、以及在支座15中部設置的伸縮機構組成,如圖1、2所示,其中,伸縮機構由彈子23、壓縮彈簧24、絲堵3構成,如圖3所示,觸頭14位于拐臂11的左端并制成可與支座15上的伸縮機構配合動作的圓弧形(如圖1所示),相應的拐臂11的右端通過銷軸9與連接傳動機構的滑塊10鉸接,如圖1、2所示。
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過程是:首先啟動電機4并且通過電機軸27上的主動齒輪26帶動與其嚙合的大齒輪28,以及與大齒輪28設置在同一軸40上并且同步轉動的小齒輪29,小齒輪29帶動與其嚙合的被動齒輪30轉動,相應的被動齒輪30帶動與其嚙合的螺紋軸33轉動,在電機4正轉或反轉時,螺紋軸33也正轉或反轉,相應的滑塊10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動,當滑塊10向左或向右移動到左端或右端,碰到換向開關12或換向開關8時,則電機4進行換向,這樣就實現了車門5的開或者關。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不占用車內可用空間,壽命長,造價低,操作靈活,使用方便,車門開或關速度平穩,避免發生夾人和傷人等事故,安全可靠等特點。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支座15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動力驅動部分和連接傳動部分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傳動部分的大、小齒輪28、29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7是圖4的A-A、B-B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春良,未經賈春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68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