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身骨架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0488.5 | 申請日: | 2006-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45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禾;王磊;于興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3/00 | 分類號: | B62D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區清***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骨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骨架的組合架體結構即承載車身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微型車輛的車身骨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汽車車架,其縱梁截面有的結構多樣,加工工藝復雜,需要大量的大型模具和沖壓設備;有的縱梁截面的結構簡單,如槽鋼,但其強度很差。如果為了增加汽車車架的強度而采用大截面的槽鋼,又會加大車架重量和成本。同時絕大部分農用微型汽車是平頭車,發動機位于駕駛室的下方,車架呈橫梁分布,安全性和舒適性較差。
汽車領域中的微型汽車的整車裝備較重,尤其是國產轎車,其整車裝備質量在1000kg左右,制造技術難度大,所用原材料多,車輛運行中耗油量大,同時汽車架體的強度并不高,難以保證車輛輕便和架體高強度的優點同時兼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強度高、剛性大,能同時滿足輕量化要求和加工工藝簡單優點的車身骨架結構,克服了上述微型汽車、三輪車等車輛存在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車身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車身骨架為鋼管骨架結構,所述鋼管骨架分為上部車架模塊和下部車架模塊兩部分,上部車架模塊和下部車架模塊間的連接點為法蘭盤式連接。
更進一步的講,所述的上部車架模塊包括一對拱形主側梁,二者平行伸展,兩主側梁的前端上、下分別固定有兩個前部彎梁,兩前部彎梁間設有豎梁,兩主側梁的前端和兩個前部彎梁構成車身上前部骨架,兩主側梁的前末端設置連接法蘭盤,用于和所述下部車架模塊連接;兩主側梁的后端設有后部彎梁分別與兩主側梁固定,兩主側梁的后端分別連接有向前彎曲的支撐豎梁,該支撐豎梁的末端設有連接法蘭盤,用于和所述下部車架模塊連接;所述兩主側梁的拱形頂部分別固定上部彎梁的兩端形成車身頂部骨架。
所述的后部彎梁的個數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上部彎梁的個數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所述的下部車架模塊包括平行的兩縱梁,縱梁間設置有前橫梁、前橋橫梁、中間梁、后橋橫梁和后橫梁;兩縱梁的前端和后端分別為彎梁,兩縱梁的前段和后端分別設有與上部車架模塊連接的法蘭盤。
所述的兩縱梁的最前端設有前橫梁,前橫梁下還通過豎梁連接一底橫梁,前橋橫梁和前橫梁、中間梁間還設有支撐縱梁,前橋橫梁上固定有駕駛臺面骨架體,前橫梁、前橋橫梁、支撐縱梁何駕駛臺面骨架體組成了下前部模塊;中間梁和前橋橫梁間具有落差,中間梁為平行設置兩橫梁,兩橫梁間固定有縱向的支撐架體和交叉的支撐架體組成下中部模塊;所述的兩縱梁后端固定后橋橫梁,兩縱梁后末端連接后橫梁,后橫梁為上下兩平行橫梁結構,后橋橫梁和后橫梁共同組成下后部模塊。
所述的后橋橫梁間可以加設向后延伸的柵形架體,柵形架體固定在后橋橫梁間的中部,柵形架體的后末端位連接后橫梁。
所述的鋼管骨架間接頭使用K形、N形或T形接頭連接。
車身骨架結構全部采用鋼管骨架結構,不需要大量的模具,上部車架模塊和下部車架模塊為分體式結構,可以方便車身的更換。上部車架模塊和下部車架模塊的法蘭盤可以用螺栓固定連接,法蘭盤的個數最好為4個,車架的前端和后端各兩個。
鋼管和鋼管接頭最好采用K形、N形或T形接頭,因為在鋼結構領域,這三種接頭形勢的強度特性和耐疲勞特性較好。
上部車架模塊主要由一對并列設置的拱形主側梁、支撐豎梁以及它們二者間固定連接的多個彎梁組成。向前彎曲的支撐豎梁為車體后門框體的一部分。下部車架模塊為承載車架,按位置可以設置為下前部模塊、下中部模塊和下后部模塊。為增強整體下部車架的強度和乘坐舒適度,下中部模塊可與下前部模塊、下后部模塊存在一定的落差。前橋橫梁位于下前部模塊,后橋橫梁位于下后部模塊。同時為了在車體后部增加儲物的空間,在后橋橫梁間加設向后延伸的柵形架體,柵形架體固定在后橋橫梁間的中部,柵形架體的后末端位連接后橫梁。
本實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在于,該車身骨架結構的結構簡單,重量較輕,同時具有高強度和剛性大的優點,能夠同時滿足現有微型汽車輕量化和加工工藝簡單的要求。該車身骨架結構可廣泛的適用于微型轎車、農用車、電動車、三輪車等車輛的車身架體結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上部車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B向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下部車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04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