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201045.0 | 申請日: | 2006-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4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許銘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的背光模組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被廣泛應用于個人數位助理、筆記型電腦、數字相機、移動電話、液晶電視等電子產品中。但由于液晶顯示裝置為非自發光性的,因此其需要借助背光模組才具顯示功能。
請參見圖1與圖2,一種現有的背光模組10。背光模組10包括框架11,反射片12,發光二極管13,導光板14,及光學片15。其中,框架11包括用于放置發光二極管13的凹槽111與用于容置反射片12、導光板14及光學片15的容置空間112。發光二極管13包括基座131,基座131上的發光芯片132與封裝發光芯片132的透明樹脂133,透明樹脂133的表面為光出射面1331。導光板14包括可靠近發光二極管13的入光面141,與入光面141相連的出光面142,及與出光面142相對的底面143。光學片15處于導光板14出光面142的上方,反射片12位于導光板14底面143的下方。工作時,發光二極管13發出的光線從入光面141直接進入導光板14;經過導光板14的擴散與反射片12的反射作用,光線會從導光板14的出光面142均勻出射至光學片15。
然而,在背光模組10中,雖然發光二極管13與導光板14的入光面141的距離較小,但其相互之間存在空氣層;由于發光二極管13外層有用于封裝發光二極管13的透明樹脂133,而透明樹脂133的折射率與空氣的折射率相差較大,因此當光線傳輸至透明樹脂133與空氣層的界面時,部分光線容易在該界面發生全反射而損耗,從而造成發光二極管13的光能利用率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提高光線利用率的背光模組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提高光線利用率的背光模組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一導光板及至少一點光源,該導光板具有一個入光面,該點光源靠近該入光面,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括填充該入光面與該點光源之間的粘膠體。
一種背光模組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薄膜基材,與一框架;沖壓該薄膜基材形成預制孔;將點光源固定于該預制孔內;在該點光源及與該點光源光相對的預制孔的孔壁之間注入粘膠;固化該粘膠形成粘膠體;裁切該形成有粘膠體的薄膜基材,形成帶有點光源與粘膠體的導光板;及將該帶有點光源與粘膠體的導光板與該框架組裝成型。
又一種背光模組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框架,一導光板與一點光源,其中,該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該點光源具有一光出射面;將該點光源的光出射面朝向該導光板的入光面設置;在該點光源的光出射面與該導光板的入光面的間隙注入粘膠;固化該粘膠形成粘膠體;及將連結有粘膠體的導光板與點光源與該框架組裝成型。
再一種背光模組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框架,一導光板與一點光源,其中,該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該點光源具有一光出射面;使該點光源的光出射面朝向該導光板的入光面,并將兩者與該框架相組裝;在該點光源的光出射面與該導光板的入光面的之間注入粘膠;及固化該粘膠形成粘膠體。
相對于現有技術,上述背光模組在導光板的入光面與點光源之間形成有粘膠體,由于粘膠體的折射率較空氣與點光源的透明樹脂及導光板的折射率更為接近,因此光線在光出射面的全反射角可減小,當光線通過該點光源的光出射面時,光線被反射回點光源內部的可減少,從而使光線的損耗降低。因此上述背光模組具有易于提高光線利用率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現有背光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圖1背光模組組裝后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一的背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3沿IV-IV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制備圖3背光模組的流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二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三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2010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