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作為無軌電車通道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48051.4 | 申請日: | 200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7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馬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興華 |
| 主分類號: | E01C1/00 | 分類號: | E01C1/00;B61B1/00;B60M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地面 道路 相結合 地下通道 作為 無軌電車 通道 方法 | ||
1、采用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作為無軌電車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地面道路的淺層地下空間,結合地面道路設置地下通道,地下通道斷面呈矩形,地下通道作為無軌電車的通道,地下通道的頂板頂部鋪設面層,作為地面道路,地下通道的頂板底部設置架空電纜,通過與電車辮子的接觸向無軌電車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凈高不小于4m,凈寬不小于7m。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設置行車道和緊急停車帶,行車道不少于2個,緊急停車帶不少于1個。
4、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采用整體塢式底板墻體和預應力面板組合結構,或采用箱涵結構,或采用逆作法支護和預應力面板組合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利用自重滿足抗浮穩定性要求,或利用自重和樁基共同滿足抗浮穩定性要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之間的交叉可采用平面交叉方式,并設置紅綠燈控制,也可采用不互通的上下立體交叉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1、4、5所述的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無軌電車通道,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基坑施工采用放坡開挖方式,或采用基坑支護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作為無軌電車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與地面道路相結合的地下通道運行的無軌電車采用符合現行無軌電車技術標準的車輛,也可采用寬度≥2.5m、≤4m的單層或雙層無軌電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興華,未經馬興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80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保健暖水襪
- 下一篇:吸油煙機雙進風對稱整體機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