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微型鉆頭的再生制造方法及其成品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10111917.4 | 申請日: | 2006-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0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進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6/00 | 分類號: | B23P6/00;B23P15/28;B23B5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保平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鉆頭 再生 制造 方法 及其 成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與微型鉆頭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微型鉆頭的再生制造方法及其成品。
背景技術
按,目前一般的微型鉆頭皆是采一體成型的方式所制成,其結(jié)構(gòu)主要包含有一鉆柄部、一連接錐部及一鉆身部,該鉆柄部是用以供一鉆孔機械所夾持,該連接錐部是連接于該鉆柄部的一端,其外徑大于該鉆柄部,該鉆身部是連接于該連接錐部的另一端,用以于電路板上進行鉆孔作業(yè)之用。
然,由于鉆身部是用于電路板上進行鉆孔作業(yè),使之必然會有損耗的情形發(fā)生,因此一般業(yè)界是將鉆身部于使用二千次的鉆孔作業(yè)后,必須重新加以研磨,使鉆身部能再次順利地進行鉆孔作業(yè),而當鉆身部累計進行一萬次的鉆孔作業(yè)后,本身便有著相當程度的磨耗與損傷,因此業(yè)界一般是將此一已進行一萬次鉆孔作業(yè)的微型鉆頭加以淘汰。
但,由于已進行一萬次鉆孔作業(yè)的微型鉆頭,其損耗的部位僅集中在于鉆身部上,而其連接錐部及鉆柄部并無任何的耗損,因此將整個微型鉆頭加以淘汰,于現(xiàn)今原物料價格高漲的時代,實在有過于浪費材料資源的疑慮;況且,由于環(huán)保意識的抬頭,致使各種廢棄物的處理程序皆相對的繁瑣以期能再生使用資源,因此,如何避免產(chǎn)生廢棄物以期能將各種資料加以再生使用,儼然已成為各業(yè)界所需進行的重要課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微型鉆頭的再生制造方法及其成品,其可將損耗至預定程度的微型鉆頭加以重新制造而再生使用。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微型鉆頭的再生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a:取一微型鉆頭,該微型鉆頭包含有一鉆柄部、一連接錐部及一第一鉆身部,該鉆柄部用以供一鉆孔機械所夾持,該連接錐部一體連接于該鉆柄部的一端上,其外徑小于該鉆柄部,該第一鉆身部一體連接于該連接錐部的自由端上,且該第一鉆身部已磨耗至一預定程度;
步驟b:去除第一鉆身部;
步驟c:于該鉆柄部的自由端上形成一外徑小于該鉆柄部外徑的接合部;
步驟d:取一外徑與該鉆柄部相等的接合件,該接合件并形成有一軸向的接合槽,使將該接合部穿入于該接合槽中而呈緊密固接;
步驟e:于連接錐部上形成一第二鉆身部,該第二鉆身部具有若干的刀刃及溝槽,該刀刃用以于電路板上進行鉆孔,而該溝槽用以提供鉆孔時的排屑空間。
其中步驟a的第一鉆身部已進行約為一萬次的鉆孔作業(yè),已達損耗淘汰的標準。
其中步驟e的第二鉆身部、鉆柄部及該接合件的軸向總長相同于步驟a時的鉆身部、連接錐部及鉆柄部的軸向總長。
本發(fā)明一種微型鉆頭,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
一鉆柄部,具有預定的外徑與長度,用以供一鉆孔機械所夾持,該鉆柄部的一端形成有一外徑較小的接合部;
一鉆身部,一體同軸連接于該鉆柄部的自由端上,該鉆身部具有若干的刀刃及溝槽,該刀刃用以于電路板上進行鉆孔,而該溝槽用以提供鉆孔時的排屑空間;
一接合件,其外徑等同于該鉆柄部的外徑,其一端軸向形成有一接合槽,該接合部穿入于該接合槽中呈緊密固接。
由上述的步驟,便能再生制造出一微型鉆頭,該微型鉆頭包含有一鉆柄部及以一體同軸連接于該鉆柄部一端的鉆身部及一接合于該鉆柄部自由端的接合件。
附圖說明
為使審查員,能對本發(fā)明的特征及目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以下列舉較佳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于后,
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制造流程方塊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步驟(a)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步驟(b)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步驟(c)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步驟(d)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步驟(e)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成品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微型鉆頭的再生制造方法,其步驟包含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11917.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