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多缸氣體發動機的混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02141372.X | 申請日: | 200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9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玉本龍平;山中伸二;藤沼正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M21/04 | 分類號: | F02M21/04;F02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維寧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氣體 發動機 混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多缸氣體發動機的混合器,該發動機具有延伸到發動機的多個氣缸的多個輸入通道和多個氣態燃料管嘴(nozzle),其中每個管嘴具有在相應的輸入通道內開口的管嘴口(nozzle?orifice)。該輸入通道和燃料管嘴設置在混合器主體內,并且燃料管嘴和氣態燃料供應裝置相連接。
【背景技術】
在用于多缸氣體發動機的傳統的混合器中,在公共的輸入通道內形成的氣態燃料和空氣的氣體混合物通過進管道被分配到發動機的多個氣缸。
因為上述的裝置采用用于多個氣缸的單一一個公共輸入通道,所以這種結構配置簡單并且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提供。但是,在氣缸進口之間的相互干擾的影響使得在各個氣缸之間的氣體混合物的均勻分配很困難。為了避免在氣缸進口之間相互干擾的影響,理論上每個氣缸都能設置一單獨的混合器,但是實際上,這樣的配置將大大增加部件的數量,從而導致成本的不希望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克服傳統的氣體發動機混合器的上述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多缸氣體發動機的混合器,其在將部件數量的增加降低到最少的同時,獲得對每個氣缸的氣體混合物的均勻分配,并且防止由于進口壓力中的脈動引起的氣體混合物的燃料濃度的波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優選實施例,為多缸氣體發動機提供一種混合器,其中多個輸入通道延伸到發動機的多個氣缸。多個氣態燃料管嘴設置在混合器主體內,每一個管嘴具有在相應的輸入通道內開口的管嘴口。多個氣態燃料管嘴連接到氣態燃料供應裝置上。一容納多個氣態燃料管嘴并且在其中具有燃料輸入管開口的公共氣室設置在混合器主體上。該燃料輸入管延伸到氣態燃料供應裝置,并且已經通過氣態燃料管嘴的輸入壓力脈動在氣室內減弱。
因為多個輸入通道彼此分開,以便對應于發動機的多個氣缸,所以即使在多個氣缸的進氣時間有差別并使作用在每個輸入通道上的進氣負壓的時間有所不同的情況下,輸入通道也不會受到氣缸進口之間相互干擾的影響,并且得到氣缸進氣容量的均衡。另外,由于氣室設在多個氣態燃料管嘴之間,所以甚至當輸入壓力脈動到達一個輸入通道時,該輸入壓力脈動通過相應的氣態燃料管嘴進入氣室且被減弱,從而防止輸入壓力脈動對另一氣態燃料管嘴有任何影響。結果,每個氣態燃料管嘴根據在輸入通道內產生的負壓的程度,噴出進入相應輸入通道的精確流量的氣態燃料。因此,可以防止供應到每個氣缸的氣態混合物的燃料濃度的波動,從而使發動機穩定地工作。另外,使用公共氣室作為進口壓力衰減器,減小了部件的數量,并且將各種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氣室的容量設定在發動機排氣量的20%或者更多。這樣,該氣室可以可靠地減弱輸入壓力脈動,從而保證發動機的穩定工作。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每個氣態燃料管嘴的管嘴口位于相應的輸入通道的大體中央的位置。這樣,由通過每個輸入通道的空氣流產生的負壓有效地作用在相應的氣態燃料管嘴的管嘴口上。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允許根據負壓的水平,將精確量的氣態燃料噴入輸入通道,從而獲得氣態混合物的燃料濃度的進一步穩定。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一單向閥設置在多個氣態燃料管嘴中的每一個和公共的燃料輸入管之間的是,其允許燃料僅沿著從后者到前者的一個方向流動。這樣,該單向閥和氣室之間的協同作用進一步增加了減弱輸入壓力脈動的效果。
【附圖的簡要說明】
下面參考附圖中的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來詳細地說明實現本發明的結構和方法,其中:
圖1是用于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兩缸氣體發動機的混合器的平面圖;
圖2是沿著圖1中的2-2線的剖面側視圖;
圖3是沿著圖2中的3-3線的剖面側視圖;
圖4是沿著圖3中的4-4線的剖面側視圖;
圖5是一曲線圖,表示氣室容量相對于發動機排氣量的比率和排放氣體之間的一氧化碳(CO)的濃度差別之間的關系;
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剖面側視圖,相應于圖4的剖面側視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剖面側視圖,相應于圖4的剖面側視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剖面側視圖,相應于圖4的剖面側視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剖面側視圖,相應于圖4的剖面側視圖。
【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21413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