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報警器無效
| 申請號: | 01261279.0 | 申請日: | 2001-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496727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國際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昌 |
| 主分類號: | B60R25/10 | 分類號: | B60R25/10;B60R16/02;B60Q9/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信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報警器 | ||
1、一種汽車報警器,它包括無線報警器部分、自動電話撥號報警器部分、SOS指示燈電路(13)、汽車報警器外殼(17)、線路板(18)、自動電話撥號報警器外殼(20)、自動電話撥號報警器外殼(21),無線報警器部分包括緊急報警通道、普通報警通道,緊急報警通道它包括報警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1)、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普通報警通道包括普通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4)、普通語音信號的發送放大電路(5)、普通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6),自動電話撥號報警器部分包括模擬提/掛機電路(9)、撥號電路(10)、送話與受話電路(11)、時基電路(14),其特征是緊急報警通道還包括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它還包括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自動電話撥號報警器部分還包括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電源控制電路(8),緊急報警通道與普通報警通道共用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報警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1)依次連接報警信號的控制與放大電路(2)、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報警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1)中的電容(C3)一點與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中的二極管(D6)的負極、二極管(D7)的正極相接,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中的電感(L7)中間抽頭點與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中的二極管(D9)的正極相接,普通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4)中的電容(C30、C31、C32、C33)、電感(L8)的公共點與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中的二極管(D8)的負極相接,普通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6)中的電容(C54)的輸出端與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中的二極管(D7)的正極、二極管(D6)的負極相接,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串聯在報警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1)與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之間,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的信號輸出控制端接點(E、F)與SOS指示燈電路(13)的接點(E、F)對應相連接,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中的信號輸出控制端接點(C、D)與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的接點(C、D)、與送話與受話電路(11)的接點(C、D)對應相接,接點(G、H)與送話器(M3)兩端相接,電源控制電路(8)與模擬提/掛機電路(9)、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時基電路(14)相連接,模擬提/掛機電路(9)與撥號電路(10)、送話與受話電路(11)相連接,時基電路(14)與撥號電路(10)相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報警器,其特征是:
報警信號的控制與放大電路(2)是由按鈕(AN1)、電阻(R15、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44),場效應管(V1)、電容(C17、C18、C19、C20、C21)、三極管(Q5、Q6、Q7、Q8、Q9)、反向器(F1、F2、F3)、二極管(D2、D3、D4、D5、D16)、送話器(M1、M3)、受話器(Y1)、撥碼開關(DIP)、集成電路(IC1)、集成電路(IC2)組成,按鈕(AN1)的一端接正極,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集電極、電阻(R15)的一端共為接點,電阻(R17)的一端與電阻(R15)的另一端、場效應管(V1)的柵極共為一點,場效應管(V1)的漏極與電阻(R19)的一端相接,電阻(R19)的另一端與電源正極相接,場效應管(V1)的源極與電阻(R18)的一端相接,電阻(R18)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相接,場效應管(V1)的源極與集成電路(IC1)的2腳相接,集成電路(IC1)的8、4腳與電源正極相接,1腳與電源負極相接,5腳與電容(C17)的一端相接,電容(C17)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相接,集成電路(IC1)的3腳與三極管(Q5)的基極相接,6、7腳短接后,分別與電阻(R20)、電容(C18)的一端共為接點,電路(C18)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相接,電阻(R20)的另一端與電源正極相接,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電阻(R21)的一端、三極管(Q6)的集電極共為接點,電阻(R21)的另一端與電源正極相接,三極管(Q5)的發射極與三極管(Q6)的基極相接,三極管(Q6)的發射極與電源負極相接,電阻(R44)的一端接電源正極,另一端與電阻(R22)的一端共為接點,送話器(M1)的一端與電阻(R22)、電容(C19)、按鈕(AN2)的一端、三極管(Q4)的基極共為接點,電容(C19)的另一端接電阻(R23)的一端,電阻(R23)的另一端與電阻(R24)的一端、集成電路(IC2)的20腳共為接點,電阻(R24)的另一端與電容(C20)的一端、集成電路(IC2)的19腳共為接點,電容(C20)的另一端與電阻(R25)的一端相接,電阻(R25)的另一端與電阻(R26)的一端、集成電路(IC2)的18腳相接,電阻(R26)的另一端與集成電路(IC2)的17、16腳共為接點,送話器(M1)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發射極、集成電路(IC2)的21腳、三極管(Q16)的發射極、三極管(Q15)的基極共為接點,三極管(Q16、Q15)在普通語言信號的發送放大電路5中,撥碼開關的1腳與集成電路(IC2)的8腳,二極管(D4)共為接點,2腳接電源正極,3腳接電源正極,4腳與二極管(D3)的一端,反相器(F2、F3)的正端共為接點,5腳、1腳與集成電路(IC2)的8腳共為接點,6腳與電阻(R30)的一端、集成電路的10腳,三極管(Q5)的發射極與三極管(Q6)的基極共為接點,電阻(R30)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3)的另一端相接,二極管(D4)的另一端與反相器(F2、F3)的正端相接,反相器(F3)的負端與二極管(D5)的一端相接,另一端接普通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6)中的電感(L14),按鈕(AN1)的一端接電源正極,另一端與反相器(F1)的正端、電阻(R15)的一端、三極管(Q4)的基極、反相器(F4)的正端、接點(E)共為接點,接點(F)接電源正極,反相器(F1)的另一端,經二極管(D2)、電阻(R27)與三極管(Q9)的基極相接,三極管(Q9)的集電極與電源正極相接,發射極與受話器(Y1)相接,受話器(Y1)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7、Q8)的集電極、普通語音信號的發送放大電路(5)中的電阻(R49)、電容(C46、C47)、三極管(Q17)的基極共為接點,電阻(R31)的另一端接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中的三極管(Q10)的基極,兩接點(D、C)與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的兩接點(D、C)相接,接點(E、F)與SOS指示燈電路(13)的接點(E、F)相接,接點(G、H)與送話器(M3)兩端相接;
發射與接收天線開關電路(7),是由電阻(R51)、二極管(D6、D7、D8、D9)、電容(C55)、發射與接收天線(15、16)組成,電阻(R51)的一端與前一級的普通語音信號的發送放大電路(5)中的三極管(Q16)的基極、按鈕(AN2)的公共端相接,另一端接二極管(D6)的反向輸入端、二極管(D7)的正向輸入端,二極管(D6、D7)短接后接發射與接收天線(16),二極管(D8)的反向輸入端接普通信號的接收與放大電路(4)中的電容(C30、C31)、電感(L8)組成的容抗電路的正端,二極管(D9)的正向輸入端接報警信號的調制與發射電路(3)中的電感(L7)的中間抽頭一點,二極管(D8)的正向輸入端、二極管(D9)的反向輸入端短接后經電容(C55)接發射與接收天線(15);
電源控制電路(8),是由二極管(D10×4、D11、D12、D13、D14、D15)、電阻(R53、R55、R58、R78、R79、R82、R83、R84)、電容(C56、C57、C58、C59、C68)、三極管(Q19、Q23、Q24)、可控硅(SCR1、SCR2)、穩壓管(DW1、DW2、DW3、DW4)、電話線外接頭(A、B)組成。連接關系是,(D10×4)組成橋式整流器,整流后一端是電源正極,另一端是電源負極,穩壓管(DW1)一端接電源正端,另一端接電源負端,電容(C56)一端接電源正端,另一端接電源負端,電阻(R53)的一端接電源正端,另一端接可控硅(SCR2)陽極,可控硅(SCR2)的控制極與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中的(IC4)的3腳、三極管(Q19)的基極相接,二極管(D11)的正極與可控硅(SCR2)的陰極相接,負極與電容(C57)、穩壓管(DW4)并聯后的一端、電容(C58)的正極端相接,按鈕(AN3)的兩端,一端接三極管(Q20)的發射極,另一端接三極管(Q20)的集電極,三極管(Q19)的集電極接三極管(Q20)的發射極,其發射極與三極管(Q20)的集電極相接,電容(C58)的負極與電阻(R55)的一端相接,另一端與模擬提/掛機電路(9)中的三極管(Q21)的基極相接,二極管(D12)的正輸入端接電容(C58)的負極,負輸入端經電阻(R78)串接后與三極管(Q23)的集電極、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相接,三極管(Q23)的發射極接地,基極與電容(C68)的正端、電阻(R79)的一端、三極管(Q24)的集電極相接,電容(C68)的負極接地,可控硅(SCR1)的陰極與電阻(R79)的另一端、時基電路(14)的電源正端相接,其陽極接二極管(D13)的負輸入端,其正輸入端接穩壓管(DW3)的正端、電阻(R82)的一端,電阻(R82)接撥號電路(10)中的三極管(Q25)的集電極,電阻(R83)的一端接三極管(Q21)的基極,另一端與二極管(D14)的正輸入端、(D15)的正輸入端、時基電路(14)中的(IC6)的5腳相接,電阻(R84)的一端接三極管(Q24)的基極,另一端接二極管(D14、D15)的負輸入端,電阻(R58)的一端接三極管(Q20)的發射極,另一端經穩壓管(DW2)、電容(C59)并聯后接電源負端,穩壓管(DW2)、電容(C59)的正端與撥號電路(10)中的發光二極管(LED1)、電阻(R61)、集成電路(IC7)的UDD腳相接;
自動電話撥號報警控制電路(12),是由電阻(R72、R73、R74)、場效應管(V2)、電容(C65、C66)、集成電路(IC4)、接點C、D組成,其連接關系是,接點(C)接場效應管(V2)的控制極、送話與受話電路(11)的送話器(M2)的一端、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中的接點(C),接點(D)接電話線路電源負端、送話與受話電路(11)中的(M2)的另一端、報警信號的控制處理與放大電路(2)中的接點(D),場效應管(V2)的漏極與電阻(R72)的一端相接,電阻(R72)的另一端與集成電路(IC4)的4、8腳、電話線路中的電源正端、電阻(R74)的一端共為一接點,集成電路(IC4)的6、7腳與電阻(R74)的另一端、電容(C66)的一端共為一接點,1腳接電話線電源負端,5腳經電容(C65)接電話線電源負端,電阻(R73)一端接場效應管(V2)的源極,另一端接電話線經整流后負端出端以提供電源負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昌,未經國際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6127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