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內燃機催化燃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113558.1 | 申請日: | 200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382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宋少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少如 |
| 主分類號: | F02M25/10 | 分類號: | F02M2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內燃機 催化 裝置 | ||
本發明是一種節約現有能源,擴展汽車內燃機燃用新能源的裝置。
汽車、內燃機是人類生活,生產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動力工具,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燃油利用率不高,很大部分熱量未能轉化為有效的機械能,而從散熱器與排氣管白白地散發到大氣中去。燃油主要來自地下石油,它在地球上的是有限的,使用一點就少一點。因此開辟新的途徑,節約現有能源是當務之急。水是世界上最多的資源,如何開發和利用水,是人類希望已久的,現已有各種摻水的燃料如乳化汽油等,但這些熱效率都還有限。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將本人發明的水催化分解燃燒技術用于汽車,通過回收散發與排放的熱能,產生可燃氣體,進入汽缸燃燒,使內燃機的熱效率提高,節約燃用油料。在結構上,對本人原申請號為91106985.2和97107052.0的專利申請作出進一步的改進。其要點是:利用內燃機本身散熱水以及排氣管的熱能,通過催化器經過催化劑的吸附作用,達到降低活化能,提高反應速率,而將水分解,使其變成含氫(H)和水解氫離子(H+),氧(O)和(O-)等的蒸汽,供汽缸燃燒。本發明的特點是:是水經過催化分解后燃燒熱值高(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如圖所示,從發動機散熱水出口接總開關[1],并經總開關[1]接出熱水管[2],熱水管[2]經過濾器[3]后,由控制開關[4]控制,控制進入裝在匯總排氣管上的催化器[5]的水量。催化器[5]為外有保溫套,內部裝有催化劑的密封容器。其中催化劑為K2O和多種金屬與非金屬氧化物構成。其殼體上設有進氣口[6]與排氣口[7],匯總排氣管過來的熱廢氣通過進氣口[6]進入,經排氣口[7]排出至汽車排氣管而進入大氣。在其上下部設有進水管[8]與出氣管[9],出氣管[9]經開關[10],將氫(H)和水解氫離子(H+)、氧(O)和(O-)等的蒸氣,送入發動機進氣口,與燃油蒸氣混合,進入汽缸燃燒。
控制開關[4]與開關[10]可聯動控制進水進氣量,停車前,操縱關閉停止供水供氣,以便燃油氣沖洗汽缸水分子。
為了保證充足的水供使用,設有儲水箱[11],通過水箱開關[12],經導水管[13]接至散熱器出水口與水泵進水口之間的接頭上,或者接在發動機出水口與散熱器進水口之間。為防止冬季水箱結冰,儲水箱[11]設有熱水管[14]通過,由來自排氣管的熱氣加溫。
本發明將汽車大部分耗散熱能收集利用起來,減少了排入大氣的熱能,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并使熱能用在水的催化轉化上,獲得高熱值的氫能,使燃油加氫,提高了使用率,可使發動機在不同條件下的節約燃油率約為20%-50%。
本發明結構簡單,改裝較方便,不改動發動機內部的結構,不與現有普遍使用的汽車發動機結構矛盾。
本發明由于使水分解為氫能作燃料,燃燒后排出氣體也大部分是水蒸氣,因此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
本發明由于是獨立系統,停車前可關閉供水供氣開關,停止供氣,并經汽油燃氣沖洗盡水分子,所以停車后不至引起汽缸銹蝕。
本發明所要增加的附件,均用鋼材等金屬材料,以及隔熱保溫材料。本發明可用于各種使用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的汽車、拖拉機、鐵路機車、輪船、以及發電設備、排灌設備、鉆探設備等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少如,未經宋少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3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