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集成電路、具有該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墨盒以及裝載該墨盒的噴墨記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803047.2 | 申請日: | 2000-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338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木哲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C17/00 | 分類號: | G11C17/00;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霽,梁永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集成電路 具有 墨盒 以及 裝載 噴墨 記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具有該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墨盒以及裝載該墨盒的噴墨記錄裝置,尤其涉及內藏非易失性存儲器、把升壓的電壓用于數據寫入時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具有該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墨盒以及裝載該墨盒的噴墨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從來這樣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在內藏非易失性存儲器內寫入數據時,用通過內部升壓電路升壓的電壓進行寫入工作。而且,在寫入終止后,對寫入時充電的信號線上積蓄的電荷放電后,移行到下一次寫入工作。這時放電通過半導體集成電路內的放電電路進行。
第13圖示出傳統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內的放電電路的電路圖。正如同圖所示,該放電電路是對存儲元陣列5的信號線上附加的寄生電容CX上積蓄的電荷進行放電的電路。該寄生電容CX如下所示地進行充電。即:通過根據寫入信號WR的輸入地址計數器2進行計數工作,把該計數值作為輸入的地址譯碼器103工作。地址譯碼器103的構成包含用于指定構成存儲元陣列5的存儲元的列譯碼器和用于指定存儲元行的行譯碼器3,存儲元陣列5由配置在n行m列的多個存儲元構成。
列譯碼器4的各輸出,即譯碼結果輸入到作為開關元件的晶體管Tr1,Tr2,??…,Trm的各基極端。而且,各晶體管的源極端連接在數據線DW上,各晶體管的漏極端連接在與存儲元陣列5的存儲元的各列對應的信號線上。從而,通過譯碼器4的輸出,即譯碼結果,晶體管Tr1,Tr2,…,Trm的每一只處于導通狀態,經該晶體管與各列對應的信號線應該通過數據線DW的電壓進行充電。即:與由列譯碼器指定的列對應的信號線的寄生電容上積蓄電荷。例如,假設晶體管Tr1處于導通狀態,則在包含結點A的信號線上附加的寄生電容上應該積蓄電荷。
在這里,數據線DW上給與輸入控制電路8的輸出。該輸入控制電路8通過包含根據寫入信號WR的輸入使電源VDD的電壓升壓的內部升壓電路107,和產生寫入信號WR的倒相信號的變換器105,和把該變換器105的輸出即寫入信號WR的倒相信號在基極端上提供的開關晶體管106,和把升壓輸出VPP作為電源在數據線DW上提供與數據輸入I/O值對應的電壓的緩沖器108構成。
在這樣構成的放電電路101上向存儲元寫入時,寫入信號WR是高電平,晶體管106處于斷開狀態。這時電源VDD在提供給內部升壓電路107,該升壓輸出VPP成為高電位(如,15伏)。該電位作為電源提供給緩沖器108。由此與數據輸入I/O的值對應的電壓從緩沖器108提供給數據線DW。在該狀態通過晶體管Tr1,Tr2,…,的每一只處于導通狀態,經此晶體管與各列對應的信號線通過數據線DW的電壓充電。在該信號線處于充電狀態(積蓄電荷的狀態),通過行譯碼器3的輸出順序變化,把數據寫入存儲元陣列5內的每一個存儲元內。
一方面向存儲元讀出時或其它時間寫入信號WR是低電平,晶體管106處于導通狀態。這時,電源VDD并不提供給內部升壓電路107,該升壓輸出VPP成為低電位(例如,5伏)。作為電源提供這電位的緩沖器108,不論數據輸入I/O的值如何,其輸出成為低電平。從而,經提供緩沖器108的輸出的數據線DW,上述積蓄電荷應該放電。例如在附加在圖中結點A上的寄生電容Cx上積蓄的電荷經數據線DW向附加在緩沖器108上的地放電。
總之,在傳統的放電電路101是在寫入終止的同時,通過晶體管106處于導通狀態,進行積蓄電荷放電的。從而,在具有這樣放電電路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存在如下所述的問題。
首先,為了使積蓄的電荷充分放出耗費時間。因此,存在缺點,即:直到對下一的存儲元寫入為止需要時間。
此外,在寫入終止的同時,一旦地址計數器的計數值改變,則在寄生電容上殘留高電壓的電荷,??該殘留電荷是引起誤寫入的主要原因。對這誤寫入參照第14圖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30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