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0114612.2 | 申請日: | 2000-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281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詩典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峰綠珠采花毛尖茶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4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茶的工藝流程,特別是一種可以制成茶花的茶葉加工方法。
目前的市場上茶葉品種多種多樣,一般都是將茶葉經過一定的加工流成后直接使用,茶葉的外形基本上都是單一的葉狀,觀賞性不強。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有良好的風味,且外形美觀,觀賞性強的茶葉加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攤放:將選好的鮮葉攤放4-6小時;
殺青:將攤放好的茶葉在110℃±5℃炒3分鐘后降溫至70℃±5℃炒2-3分鐘;
殺二青:殺青后的茶葉經揉捻后,放入溫度為90℃的鍋中,炒至茶葉無粘手感時,將鍋溫下降到70-80℃再炒7-9分鐘;
穿花:將殺二青后的茶葉在其根部用連接線連成一體;
做形:將穿花完成的茶葉擺放成花狀;
初烘:將做形后的茶花均勻地抖散攤薄在烘籠上,在60-90℃的溫度下,烘干8-12分鐘;
足烘:將初烘好的茶葉在50-55℃溫度下,烘干90分鐘即完成整個加工過程。
本發明殺青時最好將茶葉在110℃炒3分鐘后降至70℃再炒2-3分鐘。初烘的最佳溫度為80℃。
本發明所提供的茶葉加工方法,在選葉、攤放、殺青、殺二青、初烘、足烘等生產流程中做了嚴格的控制,保證了茶葉良好的風味;將茶葉用連接線連成一體制成花的形狀,使茶葉泡開后在杯中成為一朵花,提高了觀賞性及附加值。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工藝流程是:攤放:將選好的鮮葉攤放4-6小時;殺青:將攤放好的茶葉在110±5℃炒3分鐘后降溫至70±5℃炒2-3分鐘;殺二青:殺青后的茶葉經揉捻后,放入溫度為90℃的鍋中,炒至茶葉無粘手感時,將鍋溫下降到70-80℃再炒7-9分鐘;穿花:將殺二青后的茶葉在其根部用連接線連成一體;做形:將穿花完成的茶葉擺放成花狀;初烘:將做形后的茶花均勻地抖散攤薄在烘籠上,在60-90℃的溫度下,烘干8-12分鐘;足烘:將初烘好的茶葉在50-55℃溫度下,烘干90分鐘即完成整個加工過程。
本發明的最佳方案時:攤放:將選好的鮮葉攤放4-6小時;殺青:將攤放好的茶葉在110℃炒3分鐘后降溫至70℃炒2-3分鐘;殺二青:殺青后的茶葉經揉捻后,放入溫度為90℃的鍋中,炒至茶葉無粘手感時,將鍋溫下降到70-80℃再炒7-9分鐘;穿花:將殺二青后的茶葉在其根部用連接線連成一體;做形:將穿花完成的茶葉擺放成花狀;初烘:將做形后的茶花均勻地抖散攤薄在烘籠上,在80℃的溫度下,烘干8-12分鐘;足烘:將初烘好的茶葉在50-55℃溫度下,烘干90分鐘即完成整個加工過程。
本發明所提供的茶葉加工方法,在選鮮葉時一般選取要求是:在季節上,低山采摘谷雨到清明后五天,半高山(海拔800-1000米)采摘清明后10天以內,在采摘標準上要求,制茶在選取大毫茶的單芽,芽長2.5±0.1cm。
攤放對于茶香氣、滋味、湯色、葉底至關重要,本發明采取的4-6小時的適度攤放,消除了青澀味,使湯色較嫩,香氣增高,改善滋味,且對干色,葉底無不利的影響。攤放使茶芽水分適當減少,殺青時葉汁也相對減少,對揉捻做形有利。
殺青時的投葉量、鍋溫及時間都茶葉的品質有較大影響。一般下鍋投葉量為100克左右,以110℃±5℃殺青3分鐘,降低至70℃±5℃殺青2-3分鐘為好,最佳溫度為110℃及70℃,在此溫度下干茶香鮮嫩持久,味鮮爽,湯綠亮,葉底嫩亮,品質最佳。
穿花及做形時用連接線穿過每片茶葉的根部,使之連成一體,并擺放成花的造型,穿花的茶葉葉片數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一般一朵茶花重約3.5克。連接線可采用消毒的棉線。
初烘,足烘是對茶葉的烘干過程,是對茶葉的香氣,滋味,湯色和外形的進一步形成優化的過程。掌握適度高溫初烘,有利于茶氨酸、谷氨酸的游離氨基酸物質的形成和發展,從而進一步提高茶葉香氣,改善茶湯滋味。
初烘時將茶花均勻地抖散薄攤在烘籠上,以芽葉盡量不重疊為原則,每1-2分鐘翻一次,時間8-12分鐘。初烘溫度為60-90℃,最佳溫度為80℃;足烘時每籠投葉量為初烘茶的2-3倍,溫度為50-55℃,時間90分鐘,足烘后的茶葉需經過選擇后,去除過長、過短、過粗、過細以及雜色、斷尖、片末后即可進行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峰綠珠采花毛尖茶葉有限公司,未經五峰綠珠采花毛尖茶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146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固定搭扣
- 下一篇:活性新鮮蜂王漿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