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輪胎漏氣自動報警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9209225.6 | 申請日: | 1999-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3710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0-03-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義敏;崔建仁;王福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義敏 |
| 主分類號: | B60C23/04 | 分類號: | B60C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輪胎 漏氣 自動 報警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檢測技術,特別是機動車輪胎漏氣失壓狀態檢測,具體是指汽車輪胎漏氣報警裝置。
目前,汽車輪胎漏氣失壓,特別是載重卡車,因不能在行車中及時被發覺,往往造成輪胎損壞,劃傷路面,甚至發生翻車等重大事故,有一種簡易漏氣報警裝置,是在車底架上懸一鋼條,當輪胎漏氣車架下落時,該鋼條觸及地面,使與之相連的觸點開關動作,由導線傳到駕駛室內報警,該裝置既原始又不靈敏,工作不可靠,路面不平時常發生誤報。
本實用新型之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設計一新型漏氣自動報警裝置,采用新的壓力檢測方法及無線遙控技術,技術先進,報警準確。
本實用新型是如此實施的,它包括壓力檢測裝置、報警裝置及無線發射、接收電路等,其壓力檢測裝置包括一個置于輪胎內的內盛介質的傳感膠囊(1)、一個固定于輪圈體上的檢測信號變換裝置(2),該變換裝置有一對可產生檢測信號的電極(10)、(11),當傳感膠囊(1)內介質被擠壓進該裝置時,上述一對電極斷開,當介質由該裝置被擠壓回傳感膠囊(1)時,上述一對電極接通,產生有效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通過無線發射、接收裝置(20)、(21)傳送到報警顯示裝置(22),予以報警顯示。
本裝置將壓力傳感器——傳感膠囊(1)置于輪胎內,拾取信號可靠,通過信號變換裝置將壓力傳感信號變換為電信號,使壓力信號通過無線方式傳送到報警裝置成為可能,該裝置信號變送科學、報警準確。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附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原理圖
附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原理圖
附圖3,實施例1其檢測信號變換裝置構造圖
附圖4,實施例2其檢測信號變換裝置構造圖
附圖5,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部分,其按裝位置圖
上述附圖1、3為實施例1實施方案圖,它有一個壓力檢測裝置,該檢測裝置由二部分構成,一是按置于輪胎內的(內胎與子胎之間)傳感膠囊(1),一是固定于輪圈體(19)上的檢測信號變換裝置(2),變換裝置(2)有一個液壓缸(5),有底座(14)和頂蓋(15),缸內有活塞(9),活塞以上(以右)部分為液壓缸上腔(6),內有一個膠囊(8),它通過連通管(3)與傳感膠囊(1)連通,活塞以下(以左)部分為液壓缸下腔(7),內有回位彈簧(13),液壓缸內壁鋃嵌有電極(11),它與缸殼體相接,活塞上鋃嵌有電極(10),它由導線(12)接通到缸體外。報警過程是:當輪胎充足氣正常氣壓時,傳感膠囊(1)將受到擠壓(見附圖5),囊內介質通過連通管被擠壓到缸內膠囊(8)內,鼓漲的膠囊(8)將推動活塞向下(向左)移動,使電極(10)與(11)斷開,此時無報警信號輸出,為正常狀態;當輪胎漏氣后,傳感膠囊(1)將失去外力(內胎擠壓)作用,此時,液壓缸內回位彈簧(13)將推動活塞向上(向右)移動,使電極(10)與(11)接通,產生一開關信號,本實施例中,實際上是接通了發射裝置電源(23),使發射裝置工作,該發射裝置有一個信號源電路,使信號由發射裝置發射出去,由接收裝置接收,并輸入到報警顯示裝置,上述發射接收裝置均為已有技術,上述所提介質為液體,一般為水或液壓油等,上述的信號變換裝置(2)、發射裝置(20)及電源(23)按裝在一個盒內,固定在輪圈體(19)上,接收裝置(21),報警顯示裝置(22)按裝在駕駛室內。附圖5為傳感膠囊(1)按裝位置圖,汽車輪胎之外胎(16)與內胎(18)間有子胎(17),在內胎與子胎之間按放傳感膠囊(1),按裝輪胎的輪圈兩護圈沿,其斷面成近似“U”形構造,所按裝的傳感膠囊(1)處在“U”形凹陷內,當內胎充足氣時,它將受到擠壓,而漏氣后,它將失去內胎壓力作用,為自由狀態,使液壓缸膠囊(8)內介質可被擠壓到傳感膠囊(1),設計時,根據靈敏度要求,確定活塞行程,進而確定二膠囊容積,二膠囊容積基本相等,傳束膠囊制應作成扁形,以確保漏氣失壓時,膠囊不受作用力擠壓。
附圖2、4提供了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它與實施1的區別僅在于,去掉液壓缸內膠囊(8),將液壓缸上腔通過介質進出嘴(4)、連通管(3)與傳感膠囊(1)連通,介質進入液壓缸腔體內直接推動活塞移動,余者與實施例一相同。
上述二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二種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義敏,未經王義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2092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