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體管腔內支架無效
| 申請號: | 99207902.0 | 申請日: | 199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3719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0-04-05 |
| 發明(設計)人: | 魯占彪;沈龍;范漢杰;吳成民;任宏偉;陳麗梅;黃瓊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占彪;沈龍 |
| 主分類號: | A61M29/00 | 分類號: | A61M29/00 |
| 代理公司: | 國家醫藥管理局專利法律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曉麗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管腔內 支架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置入人體內的醫療器械,特別是用于支撐人體管腔狹窄部的彈性管形結構。
由于瘢痕攣縮和占位性病變造成人體管腔狹窄甚至梗阻,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其典型的例子是食道癌引起的食道狹窄或者梗阻。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對癥治療方法,即使用帶有彈性的管形網狀支架置于人體管腔狹窄部,以解除或減輕梗阻和狹窄。鑒于支架長時間固定附著于病變部位,將某些可以表面給藥,容易被粘膜吸收的藥物,置于網狀支架的結構內,由網狀支架攜帶進入人體病變部位,是實施局部給藥治療的一種理想方法。但目前見于市場和文獻報道的,這類支架一般只有機械支撐作用,并無其他治療作用。專利號為ZL96209167.7的“人體網狀內支架”公開了“在內支架上包復有醫用有機材料,醫用有機材料中浸涂有治療藥物”的技術。但是,這種浸涂方法所能攜帶的藥物量是有限的,所能起到的治療作用的力度和持續時間都是有限的。對于諸如食道癌等需要長時間較大藥量治療的疾病顯然是不足的。因此有必要改進內支架的結構,使其能攜帶較多的藥物量并緩慢釋放,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發揮治療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置于人體管腔狹窄部的彈性管形網狀支架,它對狹窄的管腔不但有機械支撐作用,還同時具有持續長時間的藥物治療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以金屬絲編織管形網狀支架。在其壁包被兩層彈性良好的膜。內膜緊密附著于金屬網上,其材料特性為不透膜,可選用硅橡膠、聚胺脂一類材料。在內膜之外再貼附一層半透膜或可透膜,稱為外膜。將針對病變性質選用的藥物置于內外膜之間的夾層中,藥物通過外膜緩慢釋放。內膜的作用是限制藥物向體腔遺漏。
編織網狀支架的金屬絲可選用直徑為0.2-0.5mm的不銹鋼絲、鈦鎳絲等金屬絲材料。編織成的網狀支架的總體可以是圓管形,其內徑為10-30mm。網狀支架的總體也可以是啞鈴形,即管形的兩端部呈喇叭狀,而體部則相對端部為狹小。
置于內外膜之間夾層中的藥物宜選用固態粉末狀、能溶于水的藥物。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橫截面剖視圖。圖上的標號(1)為金屬絲編織的網狀結構,其總體呈管形;(2)為附著于網狀結構上的內膜;(3)為裝藥層;(4)為包裹于裝藥層外的外膜。
實施例??裝置抗癌藥物的食道用網狀支架
選用直徑0.25mm的不銹鋼絲編織管形網狀支架,網狀支架的總體呈圓管形,其內徑為18mm。
取聚胺脂加熱到熔融狀態,將編織好的不銹鋼網狀支架浸入聚胺脂液體中,撈出后冷卻,即在網架上形成一層膜,不但包被了不銹鋼絲,也張滿了網眼,形成網狀支架的內膜。調節聚胺脂液體的溫度,或重復進行將網狀支架浸入聚胺脂液體中撈出的操作,使所形成的聚胺脂膜厚度達到0.1-1.0mm,最適宜的厚度為0.5mm。
選醫用可透膜在網狀支架內膜的外層再包裹一層外膜,在包裹外膜的同時,將抗癌藥物順鉑、阿霉素、絲裂霉素等置于內外膜的夾層中。
按本實用新型制作的裝置了治療藥物的人體管腔網狀支架,將其置于人體病變部位后,不但可以矯治管腔的梗阻和狹窄,還能在較長時間內起到局部藥物治療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占彪;沈龍,未經魯占彪;沈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2079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