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拐多功能助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99204660.2 | 申請日: | 1999-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3615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0-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玉蘭 |
| 主分類號: | B62B5/00 | 分類號: | B62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拐 多功能 行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器械和助行器。
目前公知的康復助行器械有單拐、雙拐、助行架和輪椅。對偏癱后半身不遂的病人來說,半邊手腳軟弱無力,病手柱不了單拐,也拿不動雙拐,就達不到支撐病腳練習走路的助行作用。助行架雖較單拐穩定、安全,還必須用雙手支撐、移動,對行走蹣跚、病手擅抖的中風病人來說,也是無能為力。輪椅雖有坐行功能,但對重偏癱病人同樣助行困難。現康復部門采用雙杠或專用護架作為康復訓練器械,有時間性和局限性?,F只好陪人攙扶或架著走,勞動強度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高血壓、下肢截癱、下肢骨折患者,特別是偏癱病人提供康復行走訓練的助行架,并可使患者踩在踏板上站著或坐在坐墊上坐著休息和推著走。另外,手柄高度采用無級調整,更適應不同的患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雙腋托架支撐桿插入能調整高度和間距的升降調整裝置的固定孔內,再將其固定在支撐輪架上,下面裝有四個輪,它就可以架著患者自行練習走路。
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輪架采用了框架結構,輕便結實,能承載100公斤,整機僅9公斤,占地面積只0.4平方米。支撐輪架是由上小下大的金屬圓框和薄板型材連成,底框兩邊裝有踏板,使患者助行時的身體重心確保在中間,穩定安全,使患者有安全感,增加了鍛煉信心:輕巧實用,對軟弱無力患者能帶的動。兩腋托能架著患者承受體重,可用其高度的無級調整使體重支撐腋下,大大減輕下肢承重,就會逐步改變行步時由于患肢承受不了體重而急速邁步的一瘸一拐現象。兩腋托架的間距和高度可用升降調整裝置改變,適合不同的體形患者使用。手握管的高度為無級調整,簡單隨手。本實用新型雙拐多功能助行車除具有以上站著練走,還能坐著和立著休息時像輪椅一樣被推著走??稍卺t院、家里和庭院使用,還能當衣服架子使。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拐多功能助行車的整體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升降調整裝置的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腋托架的結構圖。
圖1為雙拐多功能助行車,分三部分;支撐輪架(零件1~7)為承載部件;升降調整裝置(零件8~11)是高低和間距的調整部件;腋托架(零件12~15)支撐人體。
支撐輪架是支撐圈1、坐圈2、底圈3與支撐型材4用螺釘、螺母連接固定,構成上圈小、下圈大的圓框架,這樣構造周邊小、省料、重量輕、強度大,形成的空間適合人體體形。底圈3上裝有兩塊踏板6,供患者兩腳踏在其上推動,還可以供單腿踏上、練病腿腿勁。由于上圈(支撐圈)小,將人體重心控制在中間,又有下圈(底圈)上的踏板6限制了兩腿兩邊移,進一步將體重重心控制在中間,且底圈3大,下又有四個支撐輪5,就更加穩定、安全。坐圈2上套有坐墊7,供患者累時臨時拉開(虛線所示)坐著休息或推著,當像輪椅一樣使用時要將腋托架放下或取下。支撐圈1和坐墊2的部分缺口為門。
圖2為升降調整裝置,固定套8與固定軸9用螺母拉緊,達到支撐桿12的高度調整后固定在支撐板10上:再用U型螺釘11將支撐板10裝在支撐圈1上,通過U型螺釘11旋轉,使角度改變,腋托架間距變化適合人體后固定。
圖3為腑托架的手柄——手握管13是用U型螺釘套在支撐桿12上,高度無級調整后固定。它的結構簡單,不受打在雙拐支撐桿上固定孔位置的局限,能適合不同長短手臂人的需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玉蘭,未經李玉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2046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