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火花線切割機五軸大錐度線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99203766.2 | 申請日: | 1999-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3567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0-01-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潘柏郁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柏郁 |
| 主分類號: | B23H7/02 | 分類號: | B23H7/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剛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火花 切割機 五軸大 錐度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切割機床錐度切割裝置,特別是關于錐度切割的電極絲線架。
常用錐度切割機構有單臂、雙臂移動和擺動杠桿式三種,大錐度切割一般采用擺動杠桿式。其主要缺點是絲架的動態(tài)穩(wěn)定性不理想,擺式線架由于機械結構,故制造精度要求較高,另外還存在著許多產生切割誤差的因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根本上消除大錐度切割時的交切誤差與擺動誤差的線切割機五軸大錐度線架。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通過如下方案實現(xiàn):在現(xiàn)有線切割機線架的上、下線臂上安裝一對聯(lián)動的上、下旋轉軸、上旋轉軸上安裝一對上導輪,下旋轉軸上安裝一個下導輪,錐度頭固定于U軸、V軸拖板下,控制上導輪上下移動的Z軸固定在與U向、V向拖板成十字的Z向拖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錐度頭由U、V軸直接拖動,改變了常規(guī)錐度線架的設計思想,借助計算機的偏差補償功能,根本上消除了大錐度切割時的交切誤差與擺動誤差,而且錐度加工過程中穩(wěn)定性好、自動化程度更高,使錐度加工精度和光潔度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V向導輪運動圖。
圖3為U向導輪運動圖。
下面將結合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再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線切割機五軸大錐度線架是在現(xiàn)有線切割機線架的上線臂和下線臂1上安裝一對聯(lián)動的上、下旋轉軸2、4,上旋轉軸4端固裝一對上導輪5,下旋轉軸2端固裝一個下導輪3。錐度頭6固定于U軸8、V軸7拖板下,控制上導輪5上下移動的Z軸9固定在與U向、V向拖板成十字的Z向拖板上。
線架的工作過程為電極絲從錐度頭6上方經(jīng)過上導輪5后,進入下導輪3,下線臂1,返回貯絲筒10。錐度切割時V軸7移動與上、下旋轉軸2、4聯(lián)動,使上、下旋轉軸2、4旋轉一個相應的角度,以保證V軸7方向錐度的順利切割。
錐度切割時運動的方案:V向導輪的移動直接由V軸步進電機驅動V軸絲桿實現(xiàn),上、下導輪的偏轉角α由上、下旋轉軸步進電機驅動,如圖(2)所示。
如圖(3)所示,M、N為電極絲垂直時上、下導輪的切點,U向導輪向左或向右運動到U3或U4時,電極絲的實際切點為A、B與A’、B’,如要求角α、角β相等,則U軸正向與負向的移動距離L2>L1,L2與L1的差就是錐度頭在U軸正向多移動的距離ΔU(偏差補償量),可讓計算機自動完成,ΔU數(shù)值大小隨著線架、上下導輪中心距H(Z軸)及角α的改變而變化。切割基面F、G上的誤差ΔX可由步進電機驅動X軸拖板往X軸正向移動ΔX來補償(與U軸聯(lián)動),其偏差補償量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ΔX=2R(secα-1)
ΔU=2ΔX=4R(secα-1)
另外可以從線架的構造上看出,上導輪的上、下移動由Z軸步進電機驅動Z軸絲桿控制,在線架裝機后調試時,用光學儀器測量Z軸任意點高度H(即上、下導輪中心距),輸入控制計算機貯存器中,如用戶為適應不同回轉中心,不同厚度工件的切割要求,需改變上、下導輪中心距H及切割基面F、G(模具的刃口面)到下導輪中心的距離h,只要往計算機中輸入上導輪在Z軸上、下移動的變量ΔZ與Δh就可以了。從而杜絕了用戶自己測量的誤差,提高工件的幾何形狀及尺寸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柏郁,未經(jīng)潘柏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2037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