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99203721.2 | 申請日: | 1999-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3787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0-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正華 |
| 主分類號: | F28B1/02 | 分類號: | F28B1/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市專利服務中心 | 代理人: | 韓振東 |
| 地址: | 26600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央空調 終端 機組 換熱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調機組的改進,具體講是一種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其屬于空調設備技術領域。
現有技術中,中央空調機組的風機盤管換熱器,大多采用三——四排列管構成的換熱器。這種換熱器風阻大,耗能高,換熱效率低,耗用材料多,成本高,不適應于終端機組的性能要求。在中央空調機組系統中,終端機組接通的風道中一般風力分為三檔:高、中、低檔。對于低檔風力,要求終端機組的換熱器風阻盡可能地小些,換熱器的列管排數過多勢必造成送風力不大,換熱效率低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供一種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該器要具有高效、節能、風阻小,換熱效率高的性能。該器在適應中央空調機組的終端機組的要求,重量輕,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在各種終端風機通道口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有以下技術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種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其包括;列管,支承板和“U”形彎管,在諸列管兩端分別設有支承諸列管以兩排方式排列的支承板,在兩該板外側的諸列管的穿板管端口上,以每兩該管端口貫通連接有一“U”形彎管,從而構成由諸該彎管貫通連接相應的諸列管的換熱器。
所述的諸列管,其以兩排方式排列在支承板上的排間距為:15-25mm,諸列管的管間距為:20-35mm;在兩該板之間的諸列管外壁上設有徑向短鰭片,諸該鰭片的軸向間距在1.5-5.0mm,諸列管的短鰭片外邊沿間的徑向間距在1.5-3.5mm。
所述的支承板,其形狀為長方形的,在兩該板外側貫通連接諸列管的“U”形彎管是以其彎管徑向面,沿該板的長邊方向排列成兩排的。
所述的支承板,其形狀還是扇面弧形的,在兩該弧板外側貫通連接諸列管的“U”形彎管是以其彎管徑向面,沿該弧板弧線方向排列成兩排的。
所述的諸列管,其在兩該板之間的諸列管外壁上貫串套固有具有一定間隙的翅片,該翅片的形狀與支承板的形狀匹配,諸列管也相應制成直管形或大圓弧形的。
所述的貫串套固在諸列管外壁上的翅片,其間隙在2-4.5mm。
本實用新型的換熱器,其優點在于:由于采用兩排列管構成的換熱器,造成了薄型通風良好的空氣換熱器。設定了排間距在15-25mm和管間距在20-35mm,再有列管外的鰭片型和翅片型的散熱設施確保風阻盡可能地小,而換熱效率卻有所提高。由于設計了不同形狀的支承狀,從而決定了本換熱器的基本造型,有利于安裝在不同的終端風機通道口中。本換熱器結構簡單,節省材料,換熱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結構主視圖。
圖2為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結構俯視圖。
圖3為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結構仰視圖。
圖4為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的扇面弧形支承板與“U:形彎管結構示意圖。
參見圖1-4制成的中央空調終端機組的換熱器,包括有:列管1,支承板2,支架5,支腳6和“U”形彎管3。在諸列管1兩端分別設有支承諸列管1(本例為20根列管),以兩排方式排列的支承板2。在兩該板2外側的諸列管1的穿板管端口上,以每兩該管端口上,以每兩該管端口貫通連接有一“U”形彎管3,從而構成由諸該彎管3貫通連接相應的諸列管1的換熱器。諸列管1以兩排排列形式在支承板2上的排間距為15-25mm,最好在20-22mm。諸列管1的管間距為:20-35mm,(本例為25mm管間距)。在兩該板2之間的諸列管1外壁上可以設有徑向短鰭片(圖中未畫出),該鰭片的軸向間距在1.5-5.0mm。諸列管1的短鰭片外邊沿間的徑向間距在1.5-3.5mm,這樣可使列管1管間距20-35mm中尚有至少13mm的空間通道,以利減少風阻。
本換熱器所設計的支承板2,其形狀除了可以是長方形的外,還可以是扇面弧形的,如圖4所示。在兩該弧板2′外側貫通連接諸列管1的“U”形彎管3是以其彎管徑向面,沿該弧板2′弧線方向排列成兩排結構。
本換熱器還可在兩支承板2之間的諸列管1外壁上貫串套固有具有2.5mm間隙的翅片4。該翅片4是整體形的,其形狀是與支承板2的形狀匹配,即該翅片4可以是長方形的,或扇面弧形的。諸列管1也可以相應地制成直管形的或大圓弧形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正華,未經王正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2037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