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靜電、防輻射織物無效
| 申請號: | 99114233.0 | 申請日: | 1999-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274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0-1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和;劉榮增;李志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國和;劉榮增;李志宏 |
| 主分類號: | D03D15/02 | 分類號: | D03D15/02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唐紉蘭 |
| 地址: | 215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靜電 防輻射 織物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靜電、防輻射織物。用于防止靜電產生、屏蔽電磁波的埸所。可加工制成服裝或作為屏蔽材料廣泛使用。
在微電子行業,靜電的釋放常常會危及到質量,甚至造成產品報廢。目前,微電子行業的工作服一般使用碳素纖維織物,碳素纖維織物是將織物纖維經碳化處理后使之具有一定的導電功能,從而使織物的靜電位平衡,降低局部電荷密度。這種碳素纖維織造性能較好,但是經不起洗滌,多次洗滌后會降低效果。因此此類織物需要經常保養維護,而且碳素纖維價格較高。
在石化行業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的工作埸所,靜電釋放時出現的火星是造成火災發生的隱患之一。此類埸所的工作服一般采用棉織物,但棉織物、化纖織物經摩擦后均能產生火星。尤其是棉纖維不導電,局部經摩擦后產生高壓靜電,電荷密度過高,造成危害。
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現代人在享用電力、電子信息工業給工作、生活帶來空前便利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遭受各類電磁波的無形傷害,專家認為是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諸多報道稱,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導致頭痛、視力減弱;導致人體循環系統異常;破壞男性生殖功能;引發癌癥、糖尿病、遺傳性疾病和人體免疫功能異常;影響人體激素分泌等。電磁波輻射對孕婦和兒童造成的危害更嚴重,近年來畸形兒和兒童白血病的增多,電磁波輻射肯定難逃其咎。對電磁波輻射的危害人們雖已了解,但暫無好的解決辦法,尤其是缺少一種比較簡單方便的材料來對付無處不在的電磁波輻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比較簡單、使用比較方便的新的抗靜電、防輻射織物,提供給在需要防止靜電產生和屏蔽電磁波埸所工作的人員使用,以達到防靜電、屏蔽電磁波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將不繡鋼拉制成超微細絲,與絲、紗線交并或制成包芯的紗線,然后織成織物。
本發明的織物內,不銹鋼超微細絲排列在經線或緯線中,不銹鋼超微細絲的直徑為Φ0.02~0.08mm。所用紗線為植物、動物或合成纖維紗線。
與現有碳素纖維防靜電織物相比,本發明所采用的不銹鋼微絲,有很好的導電能力,并且是永久性的。作為工裝不需要如碳素纖維織物那樣要經常維護保養,減少了日常使用費用,且效果優于碳素纖維織物。同時價格低廉。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一詳細描述:
本發明為一種抗靜電、防輻射織物,它是將不銹鋼拉制成超微細絲,與絲、紗線交并或制成包芯紗線,然后織成織物。不銹鋼超微細絲分布在經線或緯線中,不銹鋼超微細絲的直徑Φ0.02~0.08mm,最好為Φ0.02~0.04mm。用于抗靜電織物,在經線或緯線中排列,其間距在5~30mm之間,最佳間距為8~10mm之間。用于防輻射織物,則經緯線中均應使用不銹鋼超微細絲。織物中其他紗線可以是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合成纖維等制成的紗線。使用的紗支為11~120支或50~150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國和;劉榮增;李志宏,未經王國和;劉榮增;李志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1142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