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腹部鍛煉頸部支承器材無效
| 申請號: | 99103690.5 | 申請日: | 1999-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229686A | 公開(公告)日: | 1999-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邁克爾·帕特里克·曼利;詹姆斯·約瑟弗·曼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曼利高爾夫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3/02 | 分類號: | A63B23/02;A63B71/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鄭中軍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部 鍛煉 頸部 支承 器材 | ||
本發明涉及運動器材,更具體說,涉及一種支承裝置,該裝置用于在進行腹部局部擠壓(Crunch)訓練時支承頸部。
全面調節人體,傳統上需要大量的運動器材。這些運動器材包括多處小型體育場館以及獨特配置的設施,該設施專用于鍛煉獨立的肌肉群。這些器材一般是大、重且昂貴,因此通常設置在健身俱樂部、體育館或類似的場所。這樣,使用這些器材的人,必須付出額外的努力,趕往遠處,也許甚至要等候以獲得某種運動器材。
盡管有眾多復雜的現代運動器材,人體腹部仍然是最難保持狀態的部位之一。虛弱的胃肌肉可引起無數疾病,特別是引起背部的問題。數十年來,傳統的“仰臥起坐”(Sit-up)被認為是調節胃部肌肉最好的方式。但是,經驗已經表明,仰臥起坐競會導致相反結果,不僅會對頸和背產生問題,而且會拉長胃部特定部位的肌肉而不是弄平它們。
近年來,“擠壓”式鍛煉已變為更為人們可接受的,一種有效而較少外傷的,治療人體腹部的方法。但是,即使是擠壓式鍛煉,如果作得不正確,或者作得過度,可引起沿脊柱的各種傷害,特別是對位于鄰近脊柱的頸胸結合部一段段脊椎骨的傷害。頸骨部是指位于人體的頸,包括七根頸椎骨的部分,這些椎骨比脊柱其他部位的椎骨要小。胸骨部是在頸骨部的下面,并以其上端與頸骨部相連接。胸骨部包括十二根背椎骨,并以其下端與腰椎骨相連接。可以理解,頸胸骨區是一個非常復雜和易損結構,在多種鍛煉中,可能處于巨大的應力狀態,也包括使勁的擠壓式鍛煉。
迄今為止,尚未見建議與設計出簡單的解決辦法,以便在鍛煉時保持頸胸部處于優化的姿勢,從而避免意外的傷害。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減少沿頸胸骨區,在鍛煉時可能發生的應力類型。
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可用一種運動器材得以解決,該運動器材包括一頭頸胸支承元件,其與一受力元件或手握元件彼此隔開。一剛性的連接元件,按預選的頭頸胸支承元件與手握元件間的角度設置。連接元件至少包括一個支撐,其與一支點協調動作,該支點設置在使用者的胸脯,通過手握元件,對頭頸胸支承元件提供杠桿作用。
為了解本發明的優點和目的是如何取得的,將參考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給予更深入的說明,該實施例已在附圖中表明。認識到附圖只是說明本發明的推薦實施例,則不致認為是本發明的限制范圍,對本發明的更多特征與細節將利用附圖給予說明,其中
圖1是表明本發明的運動器材如何在使用者頸部定位的示意圖,這時使用者處于伸直的位置;
圖2是表明運動器材通過杠桿作用,如何支承使用者的頸部的示意圖,這時使用者處于傾斜的擠壓位置;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頂視圖;
圖4是圖3所示運動器材的側視圖;
圖5是圖3所示運動器材手握部的另一實施例的頂視圖;
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運動器材的頂視圖;和
圖7是圖6所示運動器材的側視圖。
本發明直接針對一種運動器材,該運動器材用于幫助使用者進行擠壓式鍛煉。本發明的運動器材支承使用者的頸-胸部,當使勁鍛煉時,一般是指頸和上背區域。更具體說,本發明的器材,在使用者作擠壓式鍛煉時,通過杠桿作用支承頸-胸部,這時使用者不用手作仰臥起坐。
現在參看附圖,圖1和圖2圖解說明本發明的運動器材10正被一使用者12用來作擠壓式鍛煉。當運動器材10被說明能用于擠壓式鍛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此運動器材10也可以用于其他的鍛煉形式,只要這種鍛煉需要支承徑-胸部。運動器材10包括第一即頭頸胸支承元件14,其放在鄰近使用者12的頸或頸-胸區16。受力元件或手握元件18與頭頸胸支承元件14相隔一段距離,最好是適合被使用者12的手20握住。雖然受力元件18最好是一種手握元件,也考慮使用者身體的其他部分,例如前臂,肘或三頭肌,可以對其施力。此外,雖然第一支承元件14如圖所示,是安裝在鄰近使用者12的頸部,也考慮第一支承元件14可以安裝在鄰近頸部的任何區域或全部區域,包括上背,頸和/或頭。
連接元件22按頭頸胸支承元件14與手握元件18間的預選角度設置,用以對頭頸胸支承元件14提供杠桿作用。連接元件22包括一種帶墊的支點24,其與在使用者12的胸脯28上的支點26相配合,對頭頸胸支承元件14提供一種杠桿作用,這是通過使用者12對手握元件18施加輕微壓力來實現的。需要指出,支點26并非必須是單獨的元件,不過更推薦是,當連接元件放置時,只接觸使用者12胸脯28的一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曼利高爾夫公司,未經曼利高爾夫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91036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