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珠聯鎖型套管自動灌漿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8214793.7 | 申請日: | 199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353892Y | 公開(公告)日: | 1999-12-15 |
| 發明(設計)人: | 俞杰;莫章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慶石油勘探局鉆井三處勞動服務公司五金廠 |
| 主分類號: | E21D23/00 | 分類號: | E21D23/00 |
| 代理公司: | 寧夏專利服務中心 | 代理人: | 郭立寧 |
| 地址: | 751308 ***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珠 聯鎖 套管 自動 灌漿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套管和固井用鋼珠聯鎖型套管自動灌漿裝置。
目前出現的自動灌漿裝置品種繁多,按其自動灌漿時進入套管的方法大致分為底通式與旁通式兩種類型,常見的底通式投球自動灌漿裝置與旁通式差壓自動灌漿裝置,前者操作復雜可靠性差,由于取掉了浮箍裝置和改裝了浮鞋結構,從而失去了單向回壓的雙重保險作用,導致密封承壓功能降低,故障增多,直接影響固井質量,后者由于利用壓差推動活塞會產生大泵壓大流量,沖擊設備,使設備極易損壞,操作極不平衡,而且因活塞內孔很小,在灌注水泥漿時,因流速緩慢,時間長,部分水泥可能提前凝固,堵塞流道,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流道暢通、操作簡單可靠的鋼珠聯鎖型套管自動灌漿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下套管和固井用鋼珠聯鎖型套管自動灌漿裝置,包括殼體、套管、進液孔、密封圈、浮箍、浮球、過水孔等,其特征在于套管內安裝有錐形活塞,套管上部固定有上蓋,上蓋內側設有肩臺,錐形活塞上圍設有小孔,小孔內裝有鋼珠,錐形活塞頂部設有頂柱,鋼珠挨靠頂柱掛在上蓋的肩臺上,錐形活塞內部設有反向閥,反向閥頂部設有閥頂孔,底部設有閥底孔,錐形活塞外圍頸部設有斜面孔。
本實用新型與前述現有技術相比,采用帶有反向閥的錐形活塞,并用鋼珠聯鎖機構定位,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操作復雜、故障多,且流道堵塞的缺點,使整個灌漿裝置的結構趨于合理,操作簡單可靠,大大減小了事故的發生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加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灌注水泥漿時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部件名稱為:上蓋1、鋼珠2、頂柱3、閥頂孔4、錐形活塞5、閥底孔6、進液孔7、殼體8、過水孔9、浮箍10、斜面孔11、密封圈12、阻尼孔13、反向閥14、浮球15、套管16。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8、套管16、進液孔7、密封圈12、浮箍10、浮球15、過水孔9等,套管16內安裝有錐形活塞5,套管16上部固定有上蓋1,上蓋1內側設置有肩臺,錐形活塞5上圍設有小孔,小孔內裝有鋼珠2,錐形活塞5頂部設有頂柱3,鋼球2挨靠頂柱3掛在上蓋1的肩臺上,使錐形活塞5牢牢定位在上蓋1的位置上,當錐形活塞5承受全壓時一定的壓力可使鋼球克服上蓋1肩臺的阻力,使錐形活塞平穩下滑。在錐形活塞5內部設有反向閥14,反向閥14頂部設有閥頂孔4,底部設有閥底孔6,下套管時,鉆井液由進液孔7進入,經閥底孔6流經反向閥14,通過閥頂孔4進入套管16,使套管16保持內外壓力平衡,在反向閥14上設置有阻尼孔13,起到緩沖作用。錐形活塞5外圍頸部設置有斜面孔11,當套管16下到井底后,開始灌注水泥漿,在泵壓作用下,反向閥14閥底孔6得以關閉,從而錐形活塞5承受全壓,脫離鋼珠聯鎖狀態穩定下滑到底部,密封圈12剛好封住進液孔7,由于錐形活塞5下滑,聯通斜面孔11,水泥漿在泵壓作用下經斜面孔11流暢下滑到浮箍10部分,然后翻上井壁,水泥漿灌注完畢。卸壓后,由于浮箍浮鞋的回壓單向作用,水泥漿停止返流,在井壁與套管間候凝,結束固井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慶石油勘探局鉆井三處勞動服務公司五金廠,未經長慶石油勘探局鉆井三處勞動服務公司五金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82147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于拆裝布幔的升降簾結構
- 下一篇:電風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