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基于觸摸盤的用戶接口的雙向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98101200.0 | 申請日: | 199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97360A | 公開(公告)日: | 1998-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邁克爾L·沙利耶;達爾R·哈里斯;托馬斯R·希爾欽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摩托羅拉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2 | 分類號: | H04Q7/3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 |
| 地址: | 美國伊***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觸摸 用戶 接口 雙向通信 裝置 | ||
本發明通常涉及雙向通信裝置。
在新的雙向通信單元如蜂窩電話和無繩電話的發展中,正發生兩種趨勢。一種趨勢是在雙向通信單元中提供更多的性能和功能。另一種趨勢是減少雙向通信單元的尺寸和重量。然而,通過減少雙向通信單元的尺寸,用于提供用戶對新性能和功能的接入的外表面區域減少了。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觸摸盤的雙向通信裝置,它有有減小的尺寸,但能提供較多的性能和功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觸摸盤的雙向通信裝置包括:
控制器,響應所述觸摸盤以識別由所述觸摸盤接收的第一雙劃動作,所述第一雙劃動作指示電話命令。
本發明的優點是:在較小的外表面上提供較多的功能,同時,最終用戶能逐步通過菜單樹,而不分心于看與想看的特定菜單無關的鍵。
附圖描述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雙向通信裝置的實施方案的框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有固定圖像的觸摸盤的實施方案的平面圖;
圖3是用于選擇地隱藏圖2的每個固定圖像和使圖2的每個固定圖像可見的背光裝置的平面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雙向通信裝置的實施方案的平面圖;
圖5是圖4的實施方案在計算機模式的平面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雙向通信裝置的另一實施方案的平面圖;
圖7描繪用戶用觸摸盤輸入電話命令的優選用戶動作集;
圖8是雙向通信裝置的又一實施方案在開位置的視圖;
圖9是圖8的實施方案在關位置的視圖;
圖10是圖8的實施方案在關位置的側視圖。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提供低成本實現途徑,以在雙向通信裝置的有限區域提供多個性能。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雙向通信裝置包括觸摸盤,它有一組與其關聯的固定圖像。當與固定圖像關聯的命令被激活時,選擇的固定圖像被選擇地背光,以成為可視。結果是,最終用戶不分心于看與看到的菜單無關的功能鍵或性能鍵,逐步通過菜單樹。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雙向通信裝置的實施方案的框圖。雙向通信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輸入裝置,以接收用戶輸入的命令。優選地,至少一個輸入裝置包括觸摸盤10。觸摸盤10識別指向部件如針或用戶的指或姆指在其表面上的位置并產生代表位置的信號。觸摸盤10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阻性觸摸盤,容性觸摸盤和壓敏觸摸盤。
典型地,觸摸盤10表面上的指向部件的位置由予定坐標系中的兩參數代表。優選地,位置由用卡笛爾(Cartesian)坐標系的(X,Y)坐標代表。在這個情況中,(X,Y)坐標能代表表示指向部件的位置的行和列。
優選地,至少一個輸入裝置還包括一組輸入裝置,如第一輸入裝置12和第二輸入裝置14。第一輸入裝置12能包括第一鍵,以接收第一用戶輸入命令。第二輸入裝置14能包括第二鍵,以接收第二用戶輸入命令。
由至少一個輸入裝置接收的用戶輸入命令指令雙向通信裝置的運行。具體地,代表用戶輸入命令的信號從觸摸盤10、第一輸入裝置12和第二輸入裝置14傳送到控制器16。控制器16包括處理器,如微處理器或類似集成電路,以處理數據和控制雙向通信裝置的運行。
控制器16根據予定的控制邏輯處理用戶輸入命令,以控制收發信機20。收發信機20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蜂窩電話收發信機、無繩電話收發信機,個人通信系統(PCS)收發信機和其它無線收發信機。
收發信機20基于來自音頻輸入裝置22的信號發射第一信號,如射頻信號。優選地,音頻輸入裝置22包括麥克風或基于其接收的聲壓波產生信號的類似變換器。
收發信機20接收也能是射頻信號的第二信號。收發信機20基于第二信號和/或由音頻輸入裝置22產生的信號驅動音頻輸出裝置24。優選地,音頻輸出裝置24包括揚聲器或從施加于其的信號產生音頻信號的類似變換器。
收發信機20、音頻輸入裝置22和音頻輸出裝置24的組合提供與遠方通信單元或遠方基站的雙向話音和/或音頻通信。例如,組合能被包括在無繩電話手機中,以與無繩電話基站通信代表音頻/話音的射頻信號。作為另一個例子,組合能被包括在蜂窩電話中,以與蜂窩電話網絡通信代表音頻/話音的射頻信號。
包括第一固定圖像26和第二固定圖像30的一組固定圖像關聯于觸摸盤10。第一固定圖像26被布置在觸摸盤10的第一部分。第二固定圖像30被布置在觸摸盤10的第二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摩托羅拉公司,未經摩托羅拉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8101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