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束投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8101049.0 | 申請日: | 199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94383A | 公開(公告)日: | 1998-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帕斯夸萊·夸德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克雷帕基公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6/08 | 分類號: | G02B26/0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秦開宗 |
| 地址: | 意***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束 投射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束投射裝置,這種裝置可用于,例如,迪斯科廣場、電視或電影攝影棚、音樂會場、舞廳或劇院。
為了在大廳或舞臺上產生特殊的照明效果,通常都使用光束投射器,這種投射器具有各種用于控制光束的強度、顏色、方向和斷面,以及將這些光束正確地投射在大廳里的元件。
公知的投射器一般都發射一束光束,該光束投射在一固定的目標上,或者借助于一個或多個機動的反射鏡,以受控的方式反射出去。
為了產生不同的光學效果,也常常使用激光光束,這種激光光束反射一次或者多次,以產生指定的光圖象。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接的,低成本的光束投射裝置,使用這種裝置能達到新穎的光學效果。
按照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束投射裝置,它包括:一個產生第一光束的第一光源;用于給上述第一光束以預定的光學參數的光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個產生第二光束的第二光源;以及把上述第二光束疊加到上述第一光束上去的疊加裝置。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而非限定的實施例。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投射器的縱斷面圖;
圖2是垂直于圖1的平面的縱斷面圖;
圖3是沿著圖1中的III-III線的橫斷面圖,為清楚起見,省略了一些零件。
圖1、2中的標號1表示一個光束投射器,它可以用于,例如,迪斯科廣場、電視或電影攝影棚、音樂會場、舞廳或劇院。投射器1有一個基本上呈棱柱形的外殼2,其一端用一個后蓋3封閉,另一端有一個前蓋4,前蓋4的前端裝有一個套筒5,套筒5上裝有一個光反射裝置6(以后再詳細描述)。
外殼2有一根縱軸線8,和一塊安裝在外殼2上可以拆卸的平坦的底壁9(圖1)
在外殼2中,從后蓋3到前蓋4,裝有投射器1的下列功能性組件:一個電子控制組件10;一個電源組件11;一個光源12;和一個光學組件13,用于把從光源12發射出來光線集中成一束具有預定寬度,沿著軸線8傳播的光束14。
外殼2里面還裝有下列產生特殊光束效應的功能性組件:一個用于改變光束14的寬度和形狀的第一激光遮光總成(Iris-Gobosassembly)16,一個第二濾光鏡總成17,用于改變所發射的光線的顏色;一個用于使激光遮光總成16聚焦的透鏡18;以及一個第三濾光鏡和漫射器總成19,用于放大圖象和/或產生光漫射或所謂的消光效果(Frosteffect)。
光反射裝置6是公知的,它包括一個以角度可調整的方式固定在套筒5上的支架22;和一個固定在支架22上的反射鏡23,該反射鏡能產生繞第一主軸線的第一角運動(傾斜),所形成的最大反射角為110°,以及繞第二主軸線的第二角運動(搖動),所形成的最大反射角為150°。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方面是上述投射器1還包括一個發射激光束28的激光源25(例如,工業用的He-Ne,或Co2,或Ar激光器);一個受控的光反射光學組件26;以及一個光導向光學組件27。
激光源25位于電源組件11的一側,離開光源12的距離足夠遠,以防止過熱,并且,所發射的激光束28朝向前蓋4,與軸線8平行。
光學組件26也是公知的,它包括一對固定在相應的檢流計30a、30b的輸出軸端的反射鏡29a、29b。反射鏡29a的位置在激光源25與前蓋4之間,沿著激光束28的路徑上,處在前蓋4和第三濾光鏡和漫射器總成19之間的間隙中,并且,傾斜于激光束28的路徑,以便向軸線8反射激光束8。反射鏡29b的位置靠近反射鏡29a,在連接反射鏡29a與軸線8的路徑上,其傾斜的方向能接受激光束28,并將其再次向前蓋4反射。
檢流計30a和30b由一個處理器(圖中未示出)控制,它使反射鏡29a、29b以受控的方式互相相對移動,以便當激光源25接通時使激光束28能以受控的方式反射出去。
光導向光學組件27包括一個固定的反射鏡33和一個可動的反射鏡34。固定的反射鏡33介于反射鏡29b與前蓋4之間,并且用于接受激光束28并將其再一次向軸線8反射;反射鏡34位于軸線8上,用于接受從反射鏡33反射過來的激光束28,并將其沿著軸線8反射到反射鏡23上。換句話說,反射鏡34用于將激光束28疊加在從投射器1發射出來的光束14上。
光學組件26和27是這樣布置的,即,最后一個反射鏡34的位置是處在透鏡18的聚焦平面上,按照光學定律,這個位置能使得反射鏡34在光束14中所產生的陰影錐最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克雷帕基公開有限公司,未經克雷帕基公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81010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力機
- 下一篇:直線型光源的管形光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