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屋脊瓦蓋及琉璃瓦結構的基本組成屋頂的構件無效
| 申請號: | 97231421.0 | 申請日: | 199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319471Y | 公開(公告)日: | 1999-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禮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千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0 | 分類號: | E04D1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滕一斌 |
| 地址: | 臺灣省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屋脊 琉璃瓦 結構 基本 組成 屋頂 構件 | ||
本實用新型有關建筑上使用的屋脊瓦蓋及琉璃瓦結構的基本組成屋頂的構件,是指一種以單一浪瓦板結構即可相互搭接組合,并配合可應用不同屋脊分水的調整式瓦蓋,而達到簡單、經濟、實用及操作便利,使組合后,其屋頂完全密封,免除現有技術需以三種以上不同模具制作不同位置的浪瓦體及不同屋脊分水用的瓦蓋。
目前用于覆蓋屋頂的建材,自傳統上的石棉瓦、塑膠瓦、紅泥浪板、玻璃纖維浪板、鍍鋅鐵皮等產品,雖其具質輕的特點,但不防熱、壽命短、不美觀、不耐颶風吹襲等缺點,且無法與建筑外觀相搭配;另有以傳統水泥瓦、窯燒紅瓦、琉璃瓦做為屋頂的建材,其雖具有裝飾及增進建筑物外觀美感,然而,其材質重且易碎無法承受外力撞擊,必須增加覆瓦支撐重量的結構強度,工程復雜,及加上粘接材的水泥,日久經日曬雨淋,接縫處水泥易產生裂縫,當雨勢過大或持續降雨,將造成屋脊及瓦緣部位漏水,且此項工程需求大量人工及專業技術,工程費時成本又高。
況在傳統屋瓦O以銜接方式下,對于與屋脊蓋片D的組合(圖3E),在其間所形成的縫距間塞以小瓦片或磚石Y,用如水泥的貼隙料W粘合,如此一來,經一段時間的日曬雨淋下就會產生裂縫,尤甚者逢遇暴風雨來襲時,即會造成屋脊及瓦緣部份滲水的不良現象。
近年來,發展出以F·R·P制成的玻璃纖維瓦,其較石棉瓦為輕,結構牢固安全,瓦面預設成型整齊美觀、不褪色、耐腐蝕、抗老化、不吸水、防熱,故目前已有廠商將板瓦、簡瓦、屋脊瓦蓋預鑄成型應用于組合屋頂之用,如將數片浪瓦預鑄成型(參閱圖1、2、3F、3G),其包括有下浪瓦體A,用以與屋脊蓋片D連設的上浪瓦體C及位于其間銜接上下浪瓦體的中浪瓦體B構成,藉浪瓦體的前檐E及防水墻F,進行前后左右的搭接,由此種設計可知其缺點為:
一、需有三種不同上、中、下浪板體及因分水角度不同又區分數種屋脊蓋板的基本組件構成,方能進行屋頂的組裝,是需要四種以上模具,以高科技S·M·C熱壓鋼模而言,一種模具即約需數百萬元,成本高,頗不經濟,故無法以機器大量生產。
二、因浪板體各形態不同,不僅互換性低,構造復雜,施工組裝困難度高,如工廠送貨,因疏忽送錯瓦體構件時,工地現場即無法進行工程作業,且也增加了倉管費用。
三、在左、右、前、后浪瓦體銜接時的四片搭接的狀態下,因有側邊防水墻J的功能設計(如圖1A),為避免搭接縫隙X的產生(圖1P),故須于搭接處端角截切形成一缺口K,使與上片浪瓦體B1得以獲致銜合效果,再以貼隙料W如涂補防水矽利康、柏油毯以達貼隙防水的目的,不僅費工耗時,成本亦提高,頗不經濟;又因左、右浪瓦體A1,A2的防水墻F1、F2將呈疊置狀(如圖1B的A-A′及圖2D所示),如此,外觀呈現相疊的間距R,有失整體景觀美感的缺點外,亦易形成縫隙X而令外來的蚊、蠅、蟑螂等昆蟲及雨水、灰塵侵入,尤因以搭接方式組合,故在颶風吹襲下,易受破壞或被吹掀起來,是最令業者擔心的。
四、且屋脊蓋片D乃呈一定形狀(如圖3F、3G),而是同位于上浪瓦體C端邊平板G上,因建筑物屋脊斜度有4-8分水的不等的設計(約22度-45度),故該屋脊蓋片D需依建筑師或業主設計的屋脊分水分別開模制作如圖3F、3G所示,在不同分水的設計,就需依屋脊蓋片D與上浪瓦體端邊平板G的變化,而就需另行開模制作不同角度的上浪瓦體,才能符合屋脊蓋片與上浪瓦體平整性,在組裝上雖較傳統瓦片搭建速度快,但卻是利用此種組合屋頂建筑上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因為此種組合式屋頂所設計的結構成本高,使用上不盡理想,不為業界大量采用。目前另有一改進作法,如圖2所示,將四片銜接的端角,將前檐E前進一瓦片位置與下浪瓦體A搭接,并以平板面H相互以螺絲I螺固,雖可較具密合堅固性,防水性較佳,但仍舊有縫隙X產生,左、右、前、后瓦體接縫重疊部位,明顯隆突,整體美觀性亦有瑕疵,其屋脊蓋片D亦為固定樣態,故若遇不同屋脊分水設計時,必須另外開模制作適合分水角度的屋脊瓦蓋,使屋脊瓦蓋與上浪瓦體達到平整性。此種設計,仍舊脫不了成本高,組裝元件多,倉儲管理作業繁復的缺點。
須以三種浪瓦體的初始設計方式,是為了能表達整體美觀,及配合屋脊蓋片組合的使用方式,故業界襲用迄今,但需求大量人工,生產成本愈來愈高昂。
有鑒上述缺點,設計入憑其多年組合建筑物的制造、裝配的經驗,潛心研究,反復實驗測試,終于開發出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千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千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72314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