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置式反射稿與穿透稿影像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7209793.7 | 申請日: | 1997-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299426Y | 公開(公告)日: | 1998-12-02 |
| 發明(設計)人: | 蔡振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04 | 分類號: | H04N1/04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梧 |
| 地址: | 臺灣省新***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反射 穿透 影像 處理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影像掃描裝置,特別是涉及具有燈管共構裝置,具有中間取放文件功能,并能掃描反射稿及穿透稿的影像掃描裝置。
現有的光學掃描器掃描反射稿及穿透稿,一般采取分離式設計。也就是,掃描穿透稿的光學模組件附加于掃描反射稿的光學模組件上。如圖1所示,機臺101內含有掃描反射稿的光學模組件102。機臺101的上方有一可拉啟式的上蓋103,其中包括一掃描穿透稿的光學模組件104。掃描反射稿的光學模組件至少包括一照射反射稿所需的燈管105,一影像讀取裝置106,及一組反射鏡107、108、109。掃描反射稿時,文件放在透明材料做成的文件基臺111(document?tray)上,光源來自燈管105,文件基臺111上反射稿的影像經反射鏡組107、108、109反射到影像讀取裝置106中。掃描時,第一傳動裝置110驅動光學模組件102,完成整頁文件的掃描。
掃描穿透稿的光學模組件104包括一燈管112及第二傳動裝置113。掃描穿透稿時,光源來自燈管112,穿透文件基臺111,再經反射鏡107、108、109反射,將影像導入影像讀取裝置106中。同時,第二傳動裝置113驅動燈管112,以完成整頁文件的曝光。
就結構而言,分離式的掃描器一般較為復雜,主要因為掃描穿透稿及反射稿時,各需要一組傳動裝置及移動的軌道,因此其體積較大。而且,兩組傳動裝置的控制也較為復雜。若要將分離式掃描器縮小體積,并內置于電腦的磁碟機部位,就很困難。就影像質量而言,由于分離式的掃描器須要兩組馬達傳動裝置帶動兩組光學模組件,而且兩者須同時同步定位,并同時運動,因此容易出現影像偏差。為了簡化結構,或要將掃描器改為能內置于機體,現有的掃描器必須有突破性的創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內置于個人電腦的磁碟機部位,具有中間文件取放功能并可掃描反射稿及穿透稿的掃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內置式反射稿與穿透稿影像處理裝置,其容納于一匣型機盒內并從中間取放文件,它包括:提供照射穿透稿及反射稿的光源的燈管共構裝置,其具有上燈管及下燈管,分別位于所述燈管共構裝置的上下位置;所述燈管共構裝置設置于第一支撐元件上,并且上燈管及下燈管之間有一空間;放置反射稿及穿透稿的文件取放裝置,其為透明材料,位于所述上燈管及所述下燈管之間;讀取反射稿及穿透稿的影像,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影像讀取裝置,其設置于第二支撐元件上與所述燈管共構裝置相對的一端,其最大的間距為所述文件取放裝置的長度;連接所述燈管共構裝置,驅動所述燈管共構裝置移動,并使所述文件取放裝置從所述燈管共構裝置中間的空間通過完成曝光的傳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優點在于,其零件數目少,結構簡單,傳動元件的控制簡單,光程穩定,節省成本,還可應用于外接式掃描裝置,以掃描反射稿及穿透稿。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現有掃描器內部結構的側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內部結構的側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燈管共構裝置應用于現有外接式掃描器的側剖視圖。
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容納于一匣型機盒201內,主要包括:燈管共構裝置202,文件取放裝置203,影像讀取裝置204及傳動裝置205。
燈管共構裝置202為一中空的共構裝置,連接上燈管2021及下燈管2022。上燈管2021及下燈管2022各位于共構裝置202的上下方位置,提供照射穿透稿及反射稿的光源。功能選擇裝置(圖中未示)用以選取掃描反射稿或穿透稿,可由程序或傳感器執行。掃描反射稿時,光源來自下燈管2022,掃描穿透稿時,光源來自上燈管2021。為使燈管共構裝置202可前后移動,燈管共構裝置202安置于一支撐元件206上,并由傳動裝置205驅動。
文件取放裝置203位于燈管共構裝置202中間,可放置反射稿及穿透稿。文件取放裝置203為透明材料,具有一控制裝置2031以控制反射稿及穿透稿的放入及取出。反射稿及穿透稿可放置于一透明平臺2032上,并由一透明上蓋2033固定住。由于透明平臺2032及透明上蓋2033都為透明材料,所以來自上燈管2021及下燈管2022的光源都可透過。反射的影像由反射鏡組207,208,209反射到影像讀取裝置204。影像讀取裝置204安置于第二支撐元件210的另一端,與燈管共構裝置202相對,其間最大的距離為文件取放裝置203的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72097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