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視孔的內頂式旋轉斷頸防偽酒瓶無效
| 申請號: | 97203721.7 | 申請日: | 1997-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285255Y | 公開(公告)日: | 1998-07-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冕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冕 |
| 主分類號: | B65D49/12 | 分類號: | B65D49/12;//B65D101∶0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南陽市專利服務中心 | 代理人: | 時劍峰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視孔 內頂式 旋轉 防偽 酒瓶 | ||
本實用新型屬于容器技術領域,是一種帶視孔的內頂式旋轉斷頸防偽酒瓶。
目前,酒類防偽越來越被廠家和用戶所重視。以專利“旋轉斷頸式防假冒酒瓶ZL96206036.4”為例,它克服了類似防偽“張弓”酒的破壞瓶體方式所帶來的缺點,但是它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它的主要技術特點是這樣的:在酒瓶口邊緣有一道突棱,上窄下寬,下底面為平面。在突棱以下,螺紋以上的瓶頸上設置有一道易斷環;與之相配套的瓶蓋由外蓋和內套兩部分組成,內套套設在外蓋內,內套下部設置有容突腔,容突腔的下部設置有鉤緊件。它存在著在制做瓶蓋的過程中脫模困難,酒瓶斷頸情況無法觀察視別,以及防偽手段單純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制做瓶蓋過程中容易脫模,可觀察視別酒瓶斷頸情況,具有多重防偽功能的酒瓶。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背影技術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在瓶體外螺紋以下增設一圈卡圈凸,卡圈凸的上邊緣呈圓滑型,下邊沿為平直面;與之相配套的瓶蓋分為外蓋和內頂套,在外蓋的上端蓋上設置一個以上的視孔,下底設置有一圈易斷圈,易斷圈與外蓋體之間采取點連接,易斷圈的內側壁上設置卡凸勾,卡凸勾下邊緣呈圓滑型,上邊沿為平直面;在外蓋內側中部周邊設置有一段滾花。內頂套套設在外蓋內,內頂套外側周邊設置有一段與外蓋相對應的滾花。內頂套內側壁下部為內螺紋,上部偏中位置設置內頂鉤,內頂鉤呈倒三角型。內頂套上部分為兩瓣以上。從而構成一種帶視孔的內頂式旋轉斷頸防偽酒瓶。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外蓋內頂套雙層結構,特別是內頂套上下不封頂,從而在瓶蓋制做過程中容易脫模;由于在外蓋的上端蓋上設置有視孔,從而可視察識別酒瓶的斷頸情況;由于在酒瓶上增設卡圈凸,在外蓋下底設置帶卡凸勾的易斷圈,從而瓶蓋也成為一次性產品,達到多重防偽的目的。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具體結構特征作進一步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瓶體瓶頸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瓶蓋的外蓋結構示意圖,
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瓶蓋的內頂套結構示意圖,
圖4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瓶蓋的上端蓋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瓶體1瓶口邊緣有一圈突棱2,上窄下寬,突棱2下底沿為平面。在突棱2以下、外螺紋3以上的瓶頸上設置有一道易斷環4,外螺紋3以下的瓶頸上設置一圈卡圈凸5,卡圈凸5的上邊緣呈圓滑型,下邊沿為平直面。
本實用新型與瓶體相配套的瓶蓋分為外蓋和內頂套,如圖2所示,在外蓋6的上端蓋7上,設置一個以上的視孔8,外蓋6的下底設置有一圈易斷圈9,易斷圈9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瓶體1的卡圈凸5相對應的卡凸勾10,卡凸鉤10下邊緣呈圓滑型,上邊沿為平直面。易斷圈9與外蓋6之間采用點連接。在外蓋6內側中部周邊設置有一段滾花11。
如圖3所示,內頂套上2的外側周邊設置有一段與外蓋6的滾花11相對應的滾花13。內頂套12的內側壁下部為內螺紋14,上部偏中位置設置內頂鉤15。內頂鉤呈倒三角型,上頂為平面,下底為流線型。內頂套12上部分為兩瓣以上。
如圖4所示,外蓋6上端蓋7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視孔8。視孔8可以為透孔,或在孔上加膜,或在上端蓋7內襯墊透明襯片。內頂套12套設在外蓋6內,滾花11和滾花13相互咬合。在使用時,內頂鉤15使突棱2容易進,但內頂鉤15使突棱2下底不能脫鉤。若想開瓶,旋轉外蓋,外蓋利用滾花使內頂套旋轉上行,內頂鉤頂推突棱,使瓶頸從易斷環處斷裂。同時易斷圈9脫離外蓋體,使外蓋不能重復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冕,未經黃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72037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