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苦丁茶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7112884.7 | 申請日: | 1997-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355C | 公開(公告)日: | 2001-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馬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莉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304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苦丁茶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近年來,因各種因素引發的疾病越來越多,因此食療和飲療逐漸受到人們之高度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帶保健性的天然保健茶在市場上不斷涌現,苦丁茶便是其中的一種。苦丁茶主要為冬青科植物之枸骨(Ilexcornuta?Lindl)和大葉冬青(Ilex?latifolia?Thunb)以及屬于木樨科植物的紫莖女貞(Ligustrum?purpurascens)等的葉子。根據有關中藥典介紹,苦丁茶中含有熟果酸、B-香樹脂醇、蛇麻脂醇、蒲公英賽醇、絲果醇和B-谷甾醇,此外還含有茶多酚兒茶素、咖啡堿、氨基酸及各種有益的水浸出物。經醫家應用和醫學臨床實踐證實,苦丁茶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止咳化痰、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明目益思、防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減肥、降膽固醇等功效。傳統方法加工的苦丁茶大約有兩種。一種是碎片狀苦丁茶,另一種是袋泡苦丁茶。碎片狀苦丁茶由于產品形狀不好看,影響了產品質量的檔次;袋泡苦丁茶是粉狀的,人們擔心其中參有假而影響了市場銷售。而苦丁茶最大的缺點是味特別苦,使許多人喝時難以下咽。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苦丁茶切成絲狀的苦丁茶新的加工方法。用此法加工的苦丁茶,產品色度好,味甘甜,清香可口,大人和小孩皆宜飲用。
本發明之方法是這樣實現的:1.曬采集回來的苦丁茶,其含水量為60-70%時用自來水沖洗干凈,通過離心機將沖洗干凈的苦丁茶瀝干水;2.將沖洗干凈并瀝干水的苦丁茶用切絲機切成絲;3.把切成絲的苦丁茶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00-140℃的溫度下炒制2-6分鐘倒出罩住堆放,經自然發酵4-6小時再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00-160℃的溫度下進行炒干3-8分鐘倒出將自然冷卻后裝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內。
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1
(1)曬采集回來的苦丁茶,其含水量達60%時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用離心機將其瀝干水;
(2)將沖洗干凈并瀝干水的苦丁茶用切絲機切成絲;
(3)把切成絲的苦丁茶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20℃的溫度下炒制2分鐘倒出罩住堆放,經自然發酵4小時再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30℃的溫度下進行炒干3分鐘倒出待自然冷卻后裝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內。
實施例2
(1)曬采集回來的苦丁茶,其含水量達65%時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用離心機將其瀝干水;
(2)把洗干凈并瀝干水的苦丁茶用切絲機切成絲;
(3)將切成絲的苦丁茶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35℃的溫度下炒制4分鐘倒出罩住堆放,經自然發酵6小時再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40℃的溫度下進行炒制5分鐘倒出待自然冷卻后裝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內。
實施例3
(1)曬采集回來的苦丁茶,其含水量達70%時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用離心機將其瀝干水;
(2)把沖洗干凈并瀝干水的苦丁茶用切絲機切成絲;
(3)將切成絲的苦丁茶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35℃的溫度下炒制6分鐘倒出罩住堆放,經自然發酵6小時再放進滾筒式炒干機內在150℃的溫度下炒干8分鐘倒出待自然冷卻后裝袋,其吸水含水量控制在7-11%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莉,未經馬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71128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有機工作介質的蘭金循環動力設備
- 下一篇:沖洗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