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面包車前后拉門車門電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6227072.5 | 申請日: | 1996-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250878Y | 公開(公告)日: | 1997-04-02 |
| 發明(設計)人: | 于培正;劉瑞成;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招遠市車輪廠 |
| 主分類號: | B60J5/00 | 分類號: | B60J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405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包車 前后 拉門 車門 電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車門的電動裝置,特別是一種面包車前后拉門車門電動裝置。
目前,國內公路行駛的面包車和汽車生產廠家生產的面包車,除了部分大、中型面包車采用折疊門形式的,其它的車采用的是前后拉門的形式,這些前后拉門必須通過人力才能拉動,勞動強度高,并用里、外都有拉手,打開車門時必須先打開門鎖,才能通過拉手將門打開,因而使用麻煩,特別是現在國內行駛的面包出租車,司機不能控制乘客上、下車,安全性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勞動強度低,使用簡單,安全性強的面包車前后拉門車門電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面包車前后拉門車門電動裝置,由電機(1),變速器(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速器(2)與緩沖器(6)為固定連接,緩沖器(6)與卷筒(3)通過軸承(7)活動連接,卷筒(3)活動連接鋼繩(4)。
本實用新型的鋼繩(4)的伸展是通過鋼繩滑輪I(8)與鋼繩滑輪II(11),綱繩滑輪III(12)連接的,變速器(2)緩沖器(6)之間通過螺母I(5)進行連接的,緩沖器(6)呈圓柱形的旋轉體,鋼繩滑輪III(12)上連接有T形絲杠(17),T形絲杠(17)上連接有螺母II(18),螺母II(18)上連接有控制車門開閉程度的行程開關(19)。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采用電機(1)帶動變速器(2),變速器(2)與緩沖器(6)、卷筒(3)、綱繩(4)進行連接,不需用人力就可以打開車門,因而勞動強度低,使用簡單。
2、由于采用電動的形式,因而車門的開關控制在司機手中,省掉了車門的里外拉手,安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控制示意圖
1、電機2、變速器3、卷筒4、鋼繩5、螺母I6、緩沖器7、軸承8、鋼繩滑輪I9、固定板10、電機固定架11、鋼繩滑輪II12、鋼繩滑輪III13、機罩14、中滑輪15、車門16、中滑道17、T形絲杠18、螺母II19、行程開關
實施例:
電機(1)采用12V50W的微型電機,電機(1)軸上連接變速器(2),變速器(2)采用蝸輪、蝸桿形式,緩沖器(6)呈圓柱形旋轉體,外端直徑48mm,內孔直徑8.2mm,長度為32.5mm,變速器(2)上的蝸輪軸穿過緩沖器內的上內孔通過螺母I(5)進行固定連接,緩沖器(6)通過軸承(7)連接卷筒(3),卷筒(3)呈圓柱體形,外徑上加工有鋼繩槽,鋼繩槽與鋼繩(4)進行連接;鋼繩滑輪I(8)上采用∮14mm的銅材料制成的,鋼繩滑輪II(11)亦采用∮14mm銅材料制的。鋼繩滑輪III(12)采用∮18銅材料制成的,且在其中心軸上連接有T形絲杠(17),T形絲杠(17)細的一端有T10×2外螺紋,外螺紋上連接有M10的螺母I(18)連接有起控制車門開閉程度的行程開關(19),電機(1)、變速器(2)、卷筒(3)、緩沖器(6)、軸承(7)包在機罩(3)內、機罩(3)內,機罩(3)呈長方體。
使用時,先將鋼繩(4)兩端固定在車門(15)的中滑輪(14)上,采用將鋼繩滑輪I(8)用螺桿、螺母固定在中滑道(16)內、外有固定板(9)固定,將鋼繩滑輪II(11)、鋼繩滑輪III(12)固定在車身后半部,并與車身垂直在一條線上,將鋼繩(4)拉緊,再將電機(1)固定在車身后部,接入車的電瓶上,當開門時,打開開關,電機沿著一個方向轉動,帶動變速器(2),緩沖器(6),卷筒(3)轉動,鋼繩(4)沿著卷筒(3)上的鋼繩槽拉動,細繩(4)帶動車門打開,當鋼繩滑輪III(15)上的T形絲桿(17)帶動螺母II(18)轉動觸及行程開關(19)時,此時車門完全被打開,電同(1)停止工作,當車門票要關閉時,將開關拉到另一個位置,此時電機(1)反轉,帶動變速器(2),緩沖器(6),卷筒(3),鋼繩(4)將車門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招遠市車輪廠,未經招遠市車輪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62270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