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變壓器鋼帶穿繞機無效
| 申請號: | 96205786.X | 申請日: | 1996-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246327Y | 公開(公告)日: | 1997-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蔣棲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棲瑞 |
| 主分類號: | H01F41/02 | 分類號: | 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睿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鴻蔭 |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壓器 鋼帶穿繞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工業中的電工技術專用機床,特別是涉及用于穿繞帶狀材料的專用機床。
現有技術制造環形變壓器首先是用卷帶機將硅鋼帶卷繞成環形磁心,然后包上絕緣,再用穿梭繞線機把漆包或絲包銅線繞上去。但是要制造如圖4所示本專利申請人的在先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高節能低漏磁的卷繞磁心變壓器”,就不是上述卷帶機和穿梭繞線機能勝任的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專門為制造那種具有預制繞組和卷繞磁心的變壓器提出一種高生產效率的變壓器鋼帶穿繞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以下措施來達到:設計制造一種變壓器鋼帶穿繞機,包括床身、機箱、電腦控制柜、帶盤支架、帶盤和穿繞機構。床身容納電動機驅動系統的電路部分和壓縮空氣的電磁分氣系統,穿繞機構置于其上。機箱位于穿繞機構的后方,容納驅動穿繞機構的電動機及其機械傳動系統。電腦控制柜包括微計算機主機、彩色顯示器及UPS(不停電電源)系統,它和帶盤支架及帶盤分別位于床身及其上面穿繞機構的左右兩側。所述穿繞機構包括垂直于床身正面并固定于床身上面的滑道及各驅動輪和導向瓦塊。滑道包括左右兩根L形斷面的軌條,需要穿繞鋼帶的產品骨架放入其間。面對床身的正面看,各驅動輪分別位于所述產品骨架的左上、右上和正下方,并且各自借助一個構架連結著各氣缸的活塞桿。各導向瓦塊分別置于各驅動輪之間,正上方的瓦塊同樣借助一個構架,而左下方瓦塊和右下方瓦塊則直接連結著各氣缸的活塞桿。鋼帶在產品骨架上穿繞完成后,各驅動輪及導向瓦塊在各自氣缸作用下,脫離同鋼帶的接觸并迅速退離產品一段距離,位于所述穿繞機構后方的氣缸以其活塞桿將穿繞了鋼帶的產品沿著滑道向前推出來。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鋼帶穿繞機的正面視圖;
圖2是所述鋼帶穿繞機的俯視圖;
圖3是所述鋼帶穿繞機的左側視圖;
圖4是鋼帶在所述穿繞機上完成穿繞后的變壓器產品8的正視和俯視圖;
圖5是需要在所述穿繞機上穿繞硅鋼帶的變壓器產品骨架81的三面視圖和橫斷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穿繞機上穿繞機構6的正面視圖;
圖7是所述穿繞機構6的左側視圖。
以下結合各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本實用新型的變壓器鋼帶穿繞機是為滿足生產如圖4所示之高節能低漏磁的卷繞磁心變壓器8而設計制造的。該變壓器有一個如圖5所示的、用絕緣材料制成的骨架81,它包括左右815和816兩葉,并且是由上架811和下架812拼合而成,預制繞組83事先放入其中。骨架81的縱向對稱軸部位是空心圓柱體814,硅鋼帶9須不斷穿越其兩側的矩形空間817和818才能卷繞于圓柱體814上而成為產品變壓器8的磁心89。為了將漏磁減少到最低限度以及安裝固定,產品8的最外面還要包上屏蔽層84。顯然,要保證磁心89的穿繞質量和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的鋼帶穿繞機是必須的。
如圖1~3所示,所述鋼帶穿繞機包括床身1、機箱2、電腦控制柜3、帶盤支架4、帶盤5和穿繞機構6。床身1容納電動機驅動系統的電路部分和壓縮空氣的電磁分氣系統,穿繞機構6置于其上。機箱2位于穿繞機構6的后方,容納驅動穿繞機構6的電動機及其機械傳動系統。電腦控制柜3包括微計算機主機、彩色顯示器及UPS(不停電電源)系統,它和帶盤支架4及帶盤5分別位于床身1及其上面穿繞機構6的左右兩側。電腦控制柜3完全是應用現有技術對產品變壓器8的鋼帶穿繞工藝實施程序控制。變更計算機程序中的某些指令,可以適應不同規格要求的產品變壓器8。鋼帶9的穿繞進程會同步地在彩色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所述穿繞機構6,見圖6和圖7,包括垂直于床身1正面并固定于床身1上面的滑道61及驅動輪63、64、65和導向瓦塊66、67、68。滑道61包括左右兩根L形斷面的軌條,需要穿繞綱帶9的產品骨架81放入其間。面對床身1的正面看,各驅動輪63、65和64分別位于所述產品骨架81的左上、右上和正下方,并且各自借助一個構架連結著氣缸73、75和74的活塞桿。各導向瓦塊66、67和68分別置于各驅動輪63、65和64之間,正上方的瓦塊66同樣借助一個構架,而左下方瓦塊67和右下方瓦塊68則直接連結著氣缸76、77和78的活塞桿。所有各氣缸73~79均借助氣缸座71固定在機箱2的結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棲瑞,未經蔣棲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62057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