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激水浴流化床復合式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6203602.1 | 申請日: | 199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277815Y | 公開(公告)日: | 1998-04-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長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長慶 |
| 主分類號: | B01D47/02 | 分類號: | 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婭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浴 流化床 復合 凈化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煙氣凈化裝置,是一種自激水浴流化床復合式凈化裝置。
燃煤爐、窯爐在燃燒時產生大量的含塵黑煙及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地危害,目前用于減少煙氣排放量的煙氣凈化器主要有電除塵器、布袋除塵器、水膜除塵器、旋風除塵器等,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可達99%,能滿足各類爐型的煙氣除塵,但設備投資大,檢修維護量大,運行費用高,且受煙氣溫度、煙塵比電阻范圍、煙氣量變化等因素限制,除大容量鍋爐除塵采用較多外,難以普遍推廣;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較高,一般能達到99%左右,但其使用壽命短,粘灰堵塞問題帶來檢修維護工作量很大,且占地面積大,這就使其只在少數窯爐、工業爐采用;一般中小容量鍋爐和窯爐多采用水膜除塵器和旋風除塵器,效率在80-90%,但這兩種除塵器對煙氣含塵濃度較高的窯爐、流化床鍋爐、拋煤機鍋爐等還不能達到煙氣除塵標準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塵效率高,除塵和脫硫同步進行的自激水浴流化床復合式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可用如下方式實現:
本實用新型由除塵器和煙氣脫硫脫水裝置組成,所述除塵器是高效多管旋風除塵器,煙氣脫硫脫水裝置內設有至少兩層流化床,上層為脫水流化床,其結構為篩網內填充塑料硫化球或輕質塑料泡沫球構成,下層為煙氣脫硫流化床,是在脫水硫化床結構的基礎上,加噴水霧使流化球形成多層水膜,與高效多管旋風除塵器相通的排煙管道從上方通入煙氣脫硫脫水裝置的中部,排煙管道下口處有一煙氣導流裝置,煙氣導流裝置下方是一排灰裝置。
脫水流化床也可以是S型導流脫水板。
在煙氣脫硫流化床下方設有水回收管路。
煙氣脫硫裝置是圓錐體。
本實用新型除塵效率達98-99%,阻力適中在1300-1700Pa,出口煙塵排放濃度符合GB13271-91的規定;適用爐型廣,耗水量小,可重復利用鍋爐循環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低,運行操作方便,維護工作量小,用于礦粉回收,回收率達90%以上,既凈化了環境又節約能源。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實施例:
由高效多管旋風除塵器1和煙氣脫硫脫水裝置組成的自激水浴流化床復合式凈化裝置,在高效多管旋風除塵器1的下方有漏斗狀排灰裝置10,其下方有鎖氣器11,在煙氣脫硫脫水裝置內中部設有上下兩層流化床,上層為煙氣脫水流化床4,其結構為在篩網內填充塑料硫化化球或輕質塑料泡沫球構成,下層為煙氣脫硫流化床5,其結構也是在篩網內填充塑料硫化球或輕質塑料泡沫球構成,在流化床5上表面有幾個進水孔從上方加噴水霧形成水膜,與高效多管旋風除塵器1相通的排煙管道1,從上方通入煙氣脫硫脫水裝置的中部,排煙管道2下口處有一圓錐形煙氣導流裝置7,裝置7與排煙管道2下口一周留有間隔,裝置7下方是一排灰裝置10,設置在裝置10下方的是鎖氣器11,在煙氣脫硫流化床5下方還設有水回收管路9,脫水流化床4也可以是S型導流脫水板,多管旋風除塵器1中旋風子16的排列,順氣流方向不超過13排,垂直氣流方向不超過20排,使用時待除塵的煙氣從煙氣進口13進入多管旋風除塵器1,因有煙氣斜隔板12的阻擋,煙氣只能進入旋風子16的入口15,煙氣經蝸殼式旋轉后,90%以上的煙塵捕集下來,進入排灰裝置10,收集的粉煤灰用于綜合利用,這也減少了水的消耗量及濕塵率的比例,經過這一次除塵后的煙塵,從旋風子16的中心管14上方排出,進入排煙管道2,從管道2下口與煙氣導流裝置7之間的間隔處排出,并向上返流,進入自激水浴床,即水回收管路9,煙氣里的塵粒與水混合、凝聚、沉淀、下落入灰斗,煙氣再向上流,進入脫硫流化床5,填料粒子在煙氣流帶動下流化,并在一定高度50-60mm內跳動,這相當于形成多層水膜,微細的煙塵通過多層水膜互相碰撞、混合、濕潤、凝聚,隨落下的水流沖走,脫硫效率可達50-80%,為防止出口煙氣濕度大,腐蝕煙道,讓脫硫后的煙氣上流經過脫水流化床4,其上的填料粒子是干燥的,煙氣與其碰撞接觸,水氣被粒子吸附,或讓經脫硫后的煙氣再經過S型導流脫水板,這種全截面的作用,既濾除了煙氣中的殘留灰塵微粒,又使煙氣中的水分得以蒸發,凈化的煙氣從出口3排出,圖中6是自動上水溢流閥,8是水回收管路9溢流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長慶,未經陳長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62036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