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漿粉煤灰脫水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6116301.1 | 申請日: | 1996-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53A | 公開(公告)日: | 1996-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江;阮國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浦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1/02 | 分類號: | F23J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浦東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志良,史良才 |
| 地址: | 2012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煤 脫水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廠或熱電廠生產排放物——水漿粉煤灰的脫水處理方法,屬固體分離的操作技術。
眾所周知,火力電廠或熱電廠生產,用煤作燃料其排放物不是煤渣而是粉煤灰,其中有大量水漿粉煤灰排放,傳統的處理方法常常是將水漿粉煤灰或是水運到海濱傾瀉在海水中或者通過輸送管道排放在田野里,造成大量農田的荒廢,污染了環境,損害海生資源,構成對社會對人類的危害。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電廠水漿粉煤灰脫水處理方法,使廢物變為有用的建筑材料。????
本發明的水漿粉煤灰脫水處理方法是這樣來實現的,從電廠的這種廢物排放量巨大實際出發,因此采用一般的脫水設備例如離心脫水設備,它不可能完成這種功能,本發明的方法,其特征是將水漿粉煤灰由泵站通過輸送管道抽入粉煤灰沉淀池,在沉淀池四周或對邊打入輕型井點,井點呈環狀或雙排線狀布置,通過井點的吸水運作,水漿粉煤灰快速沉淀,水隨井點抽上來排出池外,池內粉煤灰(干濕灰)通過運輸工具運到建材貯料場或工地(三渣拌和場),所述的粉煤灰沉淀池呈長矩形,周壁和底面用砼砌成,考慮到粉煤灰在池中沉淀、脫水、出灰循環運作,而且大噸位進出,因此池的砼周壁強度要大,池的容積大小視電廠粉煤灰-排放量決定,一般高度在7-10米,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池毗鄰緊連在一起,以便各池間進料、吸水、沉淀、撤灰循環交叉進行,所述的輕型井點其主要設備由井點管、連接管、集水總管、抽水設備組成,井點管由立管和濾管組成,連接管可用膠皮管、塑料管或彎連鋼管制成,為保持塑料管的圓度,管內套有鐵絲彈簧。一般用127-150mm無縫鋼管,每節長為4m,總管上一般每隔0.8-1m設一個連接管的接頭,以便和井點管接通,各池集水總管之間裝設有閥門。抽水設備由一臺真空泵、二臺離心泵(一臺備用)和一臺氣水分離器組成。所述的井點管的立管一般用25-38mm的無縫鋼管,長度視池的高度而定,立管下端裝有濾管,一般長1-1.2mm呈梅花形分布的濾孔,開孔面積占總面積的1/4-1/5,芯管外繞一層螺旋形鐵絲,再包棕櫚,外面再包保護網,濾管下端放置一個錐形鑄鐵悶頭。輕型井點設備的平面布置和工作流程是工程建筑中現有技術,這里毋須敘述。
實施例:**熱電廠采用本發明粉煤灰脫水處理技術,每年節省處理粉煤灰資金60%,而按常規處理辦法是委托**疏浚公司將水漿粉煤灰水運到東海傾瀉到海洋中,造成對濱海環境的污染,對社會對人類的危害,并且應用本發明的方法以后,脫水處理后的粉煤灰通過運輸工具運到建材貯存場或工地,粉煤灰同熟石灰、碎石拌和后稱為三渣、是目前修筑高級公路時填筑路基的重要原料,具有自重輕、強度高、施工簡便,施工時受雨水影響小的優點,三渣是一種具有水硬性和緩凝性特征的路面結構層材料,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碾壓成型后強度逐漸拉長形成板塊體,因此目前的高級路面施工中被廣泛采用。
因此,本發明的電廠水漿粉煤灰的脫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實用價值,不僅為電廠節省排廢費用,而且能把電廠的生產排放廢料變為有用的建材,減少了環境污染,并且又能對社會對人類提供有使用價值的建筑材料,具有極其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浦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浦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61163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料蛋白餅干
- 下一篇:食用中草藥系列壯陽酒(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