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體式除氧器無效
| 申請號: | 95242597.1 | 申請日: | 1995-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262944Y | 公開(公告)日: | 1997-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旭;劉一海;盧如焞 | 申請(專利權)人: | 冶金工業部重慶鋼鐵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19/00 | 分類號: | B01D1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旭日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濤,張愛云 |
| 地址: | 630013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體 | ||
本實用新型屬蒸汽的發生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給水除氧整體式除氧器。
給水的除氧方式最常用的是熱力除氧,還有其它除氧方式,其作用是將給水加熱至一定溫度,以減少其含氧量,從而達到防止溶解氧對管道和設備的腐蝕的目的。一般根據我國的國家標準給水中的含氧量與汽包蒸發壓力有關。根據低壓鍋爐水質標準,蒸發壓力≤1.568MPa時,給水溶解氧≤0.1mg/l;蒸發壓力>1.568MPa,且≤2.45MPa時,給水溶解氧≤0.05mg/l。現有的熱力除氧器的結構由除氧頭和水箱兩部分組成,在除氧頭內給水和低壓蒸汽進行換熱除氧,除氧后的給水存留在下部的水箱中。其存在的不足是:除氧器體積較大,必須單獨布置,占地面積較大;低壓蒸汽除氧效率低;除氧后的給水需鍋爐給水泵才能壓入汽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少、除氧效率的整體式除氧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整體式除氧器是由上部的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中部的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及下部的換熱存留單元C組成,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與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之間由中心有孔的鋼板隔斷,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與換熱存留單元C相通,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上部有給水管、排氣管,內部由2-6路與制作為微孔噴射式消聲器同心的換熱管組成,換熱管布置在多層微孔噴射式消聲器之間,加肋片與換熱管相焊接,下部有排水管;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側面有蒸汽管,內部由2-6組噴射引射管及不銹鋼填料層組成,噴射引射管在不銹鋼填料層上下布置;換熱存留單元C內部有階梯布置的淋盤,下部有除氧管;換熱管上端與給水管相連,下端與噴射引射管一端相連,噴射引射管中部與蒸汽管相連。給水從給水管進入換熱管經預熱后的給水由管道進入噴射引射管,高壓蒸汽由蒸汽管進入噴射引射管,蒸汽與給水在噴射引射管內進行強烈的傳熱和傳質,加熱不足部份給水在整體式除氧器筒體內和填料層內與蒸汽進一步的換熱,使給水中氣體進一步離析,然后給水進入階梯布置的淋盤上,進一步的進行換熱,最后給水達到溶解氧含量標準,存留在換熱存留單元C下部并通過除氧水管流出,換熱后的蒸汽和離析后的氣體穿過與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相通的孔,進入微孔噴射式消聲器內,經多層微孔噴射式消聲器減壓、消聲及換熱管換熱后經排氣管排放到大氣中,由換熱減壓消聲單元A排出的凝結水經排水管排出。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如下效果:除氧器的壓力可隨蒸汽壓力變化而變化,除氧效率高,設備體積很小,僅為現有大氣式除氧器的1/5左右,不需要單獨地方布置,可直接與帶壓容器相連。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件1是給水管,件2是換熱管,件3是微孔噴射式消聲器,件4是肋片,件5是中心有孔的鋼板,件6是噴射引射管,件7是填料層,件8是淋盤,件9是蒸汽管,件10是除氧水管,件11是排氣管,件12是排水管
整體式除氧器是由上部的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中部的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及下部的換熱存留單元C組成,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與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之間由中心有孔的鋼板5隔斷,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與換熱存留單元C相通,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上部有給水管1、排氣管11,內部由4路與微孔噴射式消聲器3同心的換熱管2組成,換熱管2布置在多層微孔噴射式消聲器3之間,加肋片4與換熱管2相焊接,下部有排水管12;噴射混合換熱單元B,側面有蒸汽管9,內部由4組噴射引射管6及不銹鋼填料層7組成,噴射引射管6在不銹鋼填料層7上下布置;換熱存留單元C內部有階梯布置的淋盤8,下部有除氧水管10;換熱管2上端與給水管1相連,下端與噴射引射管6一端相連,噴射引射管6中部與蒸汽管9相連。給水從給水管1進入換熱管2經預熱后的給水由管道進入噴射引射管6,高壓蒸汽由蒸汽管9進入噴射引射管6,蒸汽與給水在噴射引射管6內進行強烈的傳熱和傳質,加熱不足部份給水在整體式除氧器筒體內和填料層內與蒸汽進一步的換熱,使給水中氣體進一步離析,然后給水進入階梯布置的淋盤8上,進一步的進行換熱,最后給水達到溶解氧含量標準,存留在換熱存留單元C下部并通過除氧水管10流出,換熱后的蒸汽和離析后的氣體穿過與減壓預熱消聲單元A相通的孔,進入微孔噴射式消聲器3內,經多層微孔噴射式消聲器3減壓、消聲及換熱管2換熱后經排氣管11排放到大氣中,由換熱減壓消聲單元A排出的凝結水經排水管12排出。
本實用新型可以用于壓力為0.15MPa~2.45MPa的飽和蒸汽產生的場所,如鍋爐、余熱鍋爐、加熱爐汽化冷卻裝置、轉爐汽化冷卻裝置等余熱利用設備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冶金工業部重慶鋼鐵設計研究院,未經冶金工業部重慶鋼鐵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52425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