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產二甲胺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5191520.7 | 申請日: | 1995-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00C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深津道夫;丹羽潔信;西島勝昌;成田健;中村敏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麗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C211/04 | 分類號: | C07C211/04;C07C209/02;C07C209/16;B01J29/18;C07B6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孫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 二甲 方法 | ||
1.一種生產二甲胺的方法,該方法是在催化劑存在下,甲醇與氨、甲醇和甲胺混合物與氨或甲胺混合物與氨進行氣相反應,其特征在于用一種含螯合劑的溶液處理沸石制成的改性沸石作為催化劑,其中螯合劑選自氨基多羧酸、吡啶羧酸、甲基吡啶羧酸、二甲基吡啶羧酸或可力丁羧酸。
2.按權利要求1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螯合劑是氨基多羧酸。
3.按權利要求1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螯合劑是吡啶羧酸、甲基吡啶羧酸、二甲基吡啶羧酸或可力丁羧酸。
4.按權利要求1或2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螯合劑是每分子帶有2到6個羧基的氨基多羧酸。
5.按權利要求1或3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螯合劑是吡啶二羧酸、甲基吡啶二羧酸、二甲基吡啶二羧酸或可力丁二羧酸。
6.按權利要求4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螯合劑是每分子帶有2到6個羧基和最大離解常數為9到12的氨基多羧酸。
7.按權利要求1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的沸石是絲光沸石或菱沸石。
8.按權利要求7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的沸石是每100g絲光沸石含鈉0.01~2.0g的絲光沸石。
9.按權利要求1或7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的沸石是Si/Al原子比在5.5到9范圍內的絲光沸石。
10.按權利要求1的生產二甲胺的方法,其中是在下述條件下進行氣相反應:溫度從200到350℃,壓力從5到50大氣壓,N/C比從1到2.5,并且甲醇轉化率從80到9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麗陽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麗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519152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