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紅外纖維絮片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5103674.2 | 申請日: | 1995-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17A | 公開(公告)日: | 1995-11-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樹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樹旺 |
| 主分類號: | D04H1/02 | 分類號: | D04H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纖維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服裝輔料,特別是遠紅外纖維絮片,及其制作方法。
遠紅外纖維是一種新型功能纖維。天津紡織工學院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研究成功。在其研制過程中,有關協作單位用遠紅外纖維加工出了秋衣、褲,絨衣、褲,護膝、護腕、腹帶、保健襪、手套、健美褲、保健面膜和保健被胎。這些產品均為紡織或針織產品。在實驗過程中也制作過150~200g/M2無紡織布。這些產品均有良好的功能效果。但新問世的遠紅外短纖維織物中還沒有用于制裝的輔料絮片。目前功能纖維織物絮片只有太空棉絮片。太空棉絮片的構造是在單層無紡布的一側有一層附膜,附膜外有一層金屬鍍膜層,無紡布的另一側鋪有短纖維棉絮,用針刺法使棉絮纖維附于無紡布。太空棉的缺點是不透氣,多次洗滌會使金屬膜折裂,且單層無紡布一側的棉絮的整體牢度差、易脫落。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遠紅外纖維絮片及其制作方法的技術方案,擴大遠紅外纖維織物的應用范圍;同時推出一種可代替太空棉絮片的新產品。
本發明的遠紅外短纖維絮片包括基材無紡布,在雙層無紡布之間鋪襯有遠紅外短纖維棉絮,在雙層無紡布的纖維交織間隙穿插有遠紅外短纖維形成整體絮片,絮片的無紡布表面有遠紅外纖維的絨面。本發明絮片的制作方法,是在雙層基材無紡布中鋪放遠紅外短纖維棉絮,然后在無紡布絮片上用針刺法穿刺拉毛,使無紡布絮片中夾在兩層無紡布之間的遠紅外短纖維穿插在無紡布的交織纖維的間隙中,并在無紡布表面形成絨面。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附圖所示:
圖1是本發明絮片的斷面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方法的示意圖。
圖中標號表示:
1、絮片無紡布表層,2、絮片纖維絨面,3、遠紅外纖維,4、拉毛針,5、倒刺。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加以具體說明:
本發明絮片的構造如圖1所示:
本例絮片無紡布表層1是雙層無紡布表層,在兩面表層之間有無序交織的遠紅外短纖維棉絮纖維3。遠紅外纖維3經針刺拉毛后定型穿插于絮片表層無紡布1的交織纖維的空隙之間。并在無紡布絮片表面1上形成絨面2。
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如圖2所示:
在雙層無紡布1之間鋪有遠紅外短纖維棉絮3,拉毛針刺機上的拉毛針4的尖端或針桿上設有倒刺5。在針4上、下穿刺雙層無紡布1和夾于其中的遠紅外短纖維棉絮3時,針尖和倒刺5在往復動作中將遠紅外短纖維穿過無紡布1的交織纖維間隙,并在其表面形成絨面2。
本發明的遠紅外纖維絮片可以如普通絮片一樣使用,用于加工襯衫、內衣,或被服等。是遠紅外短纖維織物的新產品,可以取代目前廣泛使用的金屬太空棉,在保持了輕質、保溫特性的同時,還具有透氣性良好的優點和整體牢度好的優點,是太空棉所無法相比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樹旺,未經吳樹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51036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