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球窩關節無效
| 申請號: | 95103610.6 | 申請日: | 1995-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32A | 公開(公告)日: | 1995-11-15 |
| 發明(設計)人: | 小田孝広;鈴木一郎;福川孝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索米克石川 |
| 主分類號: | F16C11/06 | 分類號: | F16C11/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志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關節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諸如在車輛轉向裝置或懸吊裝置中使用的球窩關節。
日本專利文件第44620/1978號中公開了這種常規球窩關節的一個實例,在該實例中,同時具有彈性及剛性的軸承座包括有分別位于球頭中緯線上方和下方的滑動表面。此滑動表面具有大于球頭軸之球頭直徑的曲率半徑,因此,可將該球頭軸的球頭封裝在上述軸承座的空心內,同時,由前述垂直設置的成對滑動表面所構成的支承區能以滑動的方式支承該球頭。所述球窩關節外殼的內腔在兩端處是開放的。軸承座就安裝在該內腔內。一密封件緊壓著一環形凸脊。在上述軸承座的一端形成有一丘狀部分。所述軸承座的上部滑動表面處的環形支承區及環形凸脊與軸承座的丘狀部分之間的環形凹陷部分會使上述丘狀部分以彈性形變的方式彎曲。
來自上述丘狀部分彎曲變形的彈性恢復力具有推擠所述球頭的能量,從而使球窩關節上有摩擦補償的能力。同時,上述丘狀部分的彎曲變形還會釋放施加給所述球頭軸的負載,這就使該球頭軸具有耐負載的能力,而且,所說的彎曲變形還會補償組件的尺寸容差,從而確保了穩定的運轉力矩和平穩的運轉。
但是,上述日本專利文件第44620/1978號所說明的球窩關節存在著問題,即:當向球頭軸施加重負載時,所說的環形凸脊及丘狀部分會受該負載的作用,從而使軸承座永久變形和/或損壞。由于所述滑動表面的半徑大于球頭的曲率半徑,也就是說軸承座與球頭作線接觸,所以,該接觸區域特別是在承受較大負載時有永久變形和/或損壞的危險。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先有技術缺陷的球窩關節。
為了能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以較低的生產成本提供一種具有較高硬度的球窩關節,這種球窩關節能補償組件的尺寸容差并具有極好的耐負載能力和耐用性。
簡單地說,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接于球窩關節金屬外殼上的樹脂軸承座,該軸承座的內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環形滑動部分,這兩個滑動部分被一第一環形凹槽分隔開。所述軸承座內部的第二環形凹槽和上述第一環形凹槽一道形成一彈性端片。該彈性端片會使第二滑動部分變形而部分地進入第一環形凹槽,以便在軸承座不產生永久變形的情況下適應重負載。所說的第二環形凹槽將軸承座外部的第一和第二承重部分分隔開,而該第一和第二承重部分則用于與前述外殼的內表面相接觸。
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球窩關節,它包括:一外殼;該外殼上通向內腔的開口;所述內腔的底部部分,該底部部分位于外殼與前述開口相對的端部;一球頭軸,此球頭軸包括一球頭以及與該球頭成整體的軸桿部分;一設置在前述內腔中的軸承座,此軸承座包圍著所說的球頭,而軸桿部分則突出于前述開口,軸承座是一合成樹脂部件,它同時具有彈性及剛性,因而可使球頭在其中滑動;多個承重部分,這些承重部分形成在軸承座朝向內腔底部部分的外表面上,所述內腔的底部部分位于與插孔相對的位置處,而插孔則位于與該內腔底部大致同軸的位置處,至少在距軸承座中心為不同的第一和第二距離處設置有前述多個承重部分,該至少為第一和第二的承重部分與外殼的內腔相接觸;一軸承座外表面上的凹陷部分,此凹陷部分位于上述至少為第一和第二的承重部分之間并朝向前述底部部分,因此,可在軸承座與底部部分之間形成有一空間;一凹腔部分,此凹腔部分位于軸承座的內表面,而該內表面則朝向前述球頭。因此,所述凹腔部分會在軸承座與球頭之間形成一間隙;以及一形成在軸承座朝向球頭的內表面上的滑動部分,此滑動部分相對前述凹陷部分位于向內朝向一底部的位置,而且,此滑動部分會因從球頭施加給該滑動部分的力而彈性變形進入所說的凹腔部分,因此,球頭可在該滑動部分上滑動。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特征,提供了一種用于軸承的樹脂軸承座,它包括:一內部凹腔;至少為第一和第二的承重部分,這些承重部分位于上述內部凹腔的內表面上;一第一環形凹槽,此環形凹槽位于第一和第二滑動部分的內表面上;一位于軸承座外表面上的第二環形凹槽,此環形凹槽與第一環形凹槽一道形成了一彈性端片,此彈性端片可彈性形變,從而使得第二滑動部分變形以至少部分地進入第一環形凹槽。
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征,提供了一種球窩關節,它包括:一金屬外殼,此外殼包括一內腔;一樹脂軸承座,此軸承座設置前述內腔內;一位于軸承座上的內部凹腔;位于所述內部凹腔的內表面上的至少為第一和第二的滑動部分;一第一環形凹槽,此凹槽位于上述第一與第二滑動部分之間的內表面上;一位于所述軸承座之外表面上的第二環形凹槽,此凹槽同第一環形凹槽一道形成了一個彈性端片,此彈性端片可彈性形變,從而使得第二滑動部分變形以至少部分地進入第一環形凹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索米克石川,未經株式會社索米克石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51036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