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滅蚜農藥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4111981.5 | 申請日: | 1994-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209A | 公開(公告)日: | 1995-08-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
| 主分類號: | A01N57/10 | 分類號: | A01N57/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63002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專治蚜蟲的滅蚜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據調查,目前農村麥田病蟲發生情況是,蚜蟲發生的機率為70%~90%,病害發生的機率為10%~30%,蚜蟲發生的機率遠大于病害發生的機率,因此,治蚜蟲成了農民最關心的事情。
中國專利CN1087229A公開了一種“病蟲清”,它由黃腐酸鈉、氧化樂果乳油、菊脂、三唑酮、五氯硝基苯四元復配而成,屬一種乳劑和水劑治病蟲農藥。雖然這種農藥對治蚜蟲有一定療效,但它只適用于麥田,對糧、油、棉、菜、果等其他作物都不宜應用,此外,“病蟲清”中的菊脂對麥田的生態環境有一定不利影響。由于“病蟲清”是四元復配劑,因而成本高。它還會因藥中的黃腐酸鈉和氧化樂果放置時間長了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物質而失去活性。
“病蟲清”屬于復合劑治病農藥,據田間多點試驗測定來看,治病藥一元藥錢的增產量為33.6kg小麥,治蚜蟲的藥相應數值為52.8kg,復合劑此值是42.8kg。因此,農民更樂于接受單一治蚜蟲的農藥,而不愿接受成本較高、增產量較低的復合劑農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專治蚜蟲的滅蚜農藥及其制備方法,它不僅成本低,制作工藝簡單;而且滅蚜率高,利于保管,保存時間長。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制作一種粉劑農藥,它由氧化樂果乳油、惰性粉、腐植酸鈉固體粉組成,其配比關系是:
氧化樂果乳油:惰性粉為1∶3~5,氧化樂果乳油有效成份:腐植酸鈉為1∶1~3。
本發明的上述粉劑滅蚜農藥的制備方法是:氧化樂果乳油與惰性粉攪拌、混勻,配用腐植酸鈉固體粉。本發明將氧化樂果乳油和惰性粉的混合粉與腐植酸鈉固體粉分開包裝,然后進行熱封、成件。這樣可排除氧化樂果與腐植酸鈉長時間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而失去藥性。
本發明采用粉劑,不僅使用方便,利于保管,而且避免了氧化樂果與腐植酸鈉在液態中發生化學反應而失去活性,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本發明引入氧化樂果和腐植酸鈉足以實現殺蟲、助長、增效之目的,本發明為一種單劑,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簡化了制作工藝。
本發明制作工藝中采用了惰性粉,其目的是將氧化樂果乳油吸附干燥,形成粉狀。
本發明的一個較為典型的實施例是,在500克40%氧化樂果乳油中加2000克滑石粉攪拌、混均,再配用500克腐植酸鈉固體粉。
氧化樂果乳油與滑石粉攪拌、配均后,封裝在一包裝袋內,粉為白色;腐植酸鈉固體粉封裝在另一包裝袋內,粉為黑色。將兩袋粉分別進行熱封、成件,再裝在同一大袋內,在使用時取出配兌即可。
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組方及工藝制備方法,在室內外試驗中獲得非常顯著的效果。根據室內試驗滅蚜靈對蚜蟲的毒力為單純氧化樂果乳油的四倍;通過田間試驗表明,蚜蟲死亡率達100%,它與“病蟲清”及單純的40%氧化樂果乳油相比增效作用十分明顯,兩種化合物復配應用的價值很大,對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減少向環境投放農藥量,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而且腐植酸鈉在農田應用中對農作物還有刺激生長,促進增產的作用。
下面是重慶市植保植檢站在萬盛區進行滅蚜農藥防治小麥蚜蟲田間藥效試驗的部分記錄。
(表格見下頁)
從上表看出滅蚜農藥25克~100克施藥一天后,蚜蟲死亡率均達100%;而空白對照蚜蟲量一天后增長82.1%,三天后增長4.4倍,十四天后增長35倍。參照藥劑(40%氧化樂果乳油)處理區蚜蟲死亡率一天后同樣在98%以上,經校正防效,上述兩種藥劑均達99%以上??梢姕缪赁r藥有效成分含量低于同等用量時就可達到比40%氧化樂果更好的防治效果。
本發明的用量及使用方法是:
①每畝一包,白色粉劑(氧化樂果乳油與滑石粉的混合物)80克,黑色粉劑(腐植酸鈉固體粉)20克,兌水40~60公斤噴施。兌水時黑白粉按1∶4的比例配用,先將黑色粉溶解于水,再將白色粉混入呈懸乳狀,現配現用。
②兩種粉不宜單用,中毒治救按有機磷解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未經重慶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41119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香煙自代火柴
- 下一篇:中藥脈管丹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