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泉茶及其配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4103637.5 | 申請日: | 1994-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87A | 公開(公告)日: | 1995-10-18 |
| 發明(設計)人: | 韓瞻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瞻 |
| 主分類號: | A23F3/16 | 分類號: | A23F3/16;C02F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0003 貴州省貴陽市***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泉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茶的配制品,具體而言,屬于用礦泉水配制的礦泉茶及其配制方法。
眾所周知,茶是人類最重要的飲料之一,飲茶能清熱解渴,提神醒腦,而且,無論紅茶與綠茶,都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生物堿、茶多酚、脂多糖、維生素等物質,還有能促進興奮的咖啡因,因此,世界上習慣于飲用茶水的人數以億計。然而,茶水是需要用開水沏泡的,傳統的飲茶方式通常都有燒水-取茶葉-沏茶-飲用等過程,通常也只能在室內辦到。對于從事野外作業、旅游觀光、體育運動、娛樂活動、工地操作等室外環境的人士而言,飲茶的需求并不容易滿足。尤其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人們工作和生活節奏逐步加快,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燒水沏茶。為解決這一矛盾,日本國曾經生產、銷售過聽裝的“烏龍茶”飲料,但其口感并不為各國顧客接受;而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至今尚未生產出能即開即飲的茶水飲料;我國市場上雖有方便攜帶的“袋泡茶”、“速溶茶”等商品,但也必須有開水才能飲用。目前,世界較為流行的方便飲料是天然礦泉水,它來自大自然,衛生、清爽、無污染,還含有多種對人有益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符合人們對飲水的衛生與營養要求。然而,礦泉水無色無味,習慣于飲茶的人們對其口感難于滿意,礦泉水雖可解渴,卻不能提神,不如茶水受歡迎。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生產出能即開即飲的礦泉茶。
本發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種能在任何場地即開即飲的礦泉茶系列飲料,它既保留了茶水的口感和茶水中營養與提神的成分,又有礦泉水中的微量營養元素;二是提供上述礦泉茶的配制方法。
為達此目的,發明人經過反復研究,攻克了生產即開即飲式礦泉茶系列飲料的技術關鍵,提供一種可采用瓶裝、聽裝或其它軟包裝方式的礦泉茶,它是用天然礦泉水和茶葉作為原料經過加工配制而成的。
發明人提供的礦泉茶的配制方法是:先將少量礦泉水煮沸,冷至一定溫度后用以浸泡茶葉,將浸出的茶汁密封澄清,濾去懸浮細渣,再與一定量的礦泉水均勻混合后,灌裝到包裝物中去。
用以浸泡茶葉的礦泉水的量與用以同茶汁混合的礦泉水的量之比約為1∶9。
為保持茶葉中的有益成分不被破壞,煮沸后的礦泉水須冷卻至75℃左右才用于浸泡茶葉,前后共用3起75℃左右的礦泉水浸泡茶葉一次,每次浸泡5分鐘,然后棄去茶葉殘渣,將3次浸泡的茶汁混合。得到的茶汁表面有一層油膜,可用淀粉吸附除去。這樣,可浸出茶葉中的有效成分約95%以上。
浸出的茶汁采用密封靜置法澄清,以防止空氣中的細菌污染,澄清10小時后,用虹吸方法吸取上層液體,經過清潔細棉布過濾,所得的茶汁可與礦泉水混合通過灌裝生產線裝瓶(或其它包裝物)。
按每瓶礦泉茶600ml計,1瓶用茶葉1.5g。所用的茶葉可以是紅茶、綠茶,也可以是我國品種繁多的各具風味的茶種。因此,可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制成礦泉茶系列飲料。
本發明提供的礦泉茶系列飲料,既能方便地滿足人們對飲茶的需要,又給人們飲用的茶水中增添了天然礦泉水中多種對于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種新型的方便飲料,可供人們在不同環境和場地飲用。由于礦泉水中細菌含量低,浸泡的茶汁也在密封條件下加工,細菌也不多,同時,茶汁中細菌的養料也很少,所以,每批產品在常溫下可保持80天不變質。
實施例:用飲水鍋爐把60L礦泉水加熱至沸騰,然后將開水經管道引至冷卻容器內,冷卻至75℃備用。稱取1.5kg紅茶茶葉,經清水漂去灰塵后,分3次取備用的75℃的礦泉水浸泡茶葉,每次用水20L浸泡5分鐘。浸出的茶汁合并,用淀粉吸附除去表面油膜;茶葉殘渣棄去。茶汁用密封靜置凈化法澄清10小時,然后用虹吸法吸取上層液體,經用清潔的細棉布過濾去懸浮細渣,得到的清亮茶汁與540L礦泉水混合均勻后,通過灌裝生產線裝瓶。每瓶600ml,可裝1000瓶(損耗忽略不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瞻,未經韓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41036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