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混凝劑的制備及造紙廢液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91106579.2 | 申請日: | 1991-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886A | 公開(公告)日: | 199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繼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洋大學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盧興茂 |
| 地址: | 266003***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混凝劑 制備 造紙 廢液 處理 方法 | ||
一種高效混凝劑的制備及造紙廢液處理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主要用于以麥秸和/或稻草為原料的造紙過程中排放的黑液,以達到廢水回用或達標排放之目的。
為了治理中小城市和鄉鎮中眾多的以麥秸和/或稻草為原料的中小型造紙廠所排放的大量黑液造成的社會公害,世界上已有許多人都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與探索。到目前為止僅從中國專利局和歐洲專利局的公開出版物上能夠查到的相關專利技術就有:(1)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86104439,名稱:一種用于凈化工業廢水的復合混凝劑及其制法和用途,該劑用硼泥和無機酸通過浸析反應而制得,其中含有鎂鐵、鋁鹽,可直接用于凈化處理PH>9的印染、造紙廢水;(2)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89105789.7,名稱:一種混凝劑配制方法,是用工業FeSO4、7H2O、工業ZnCl2活性炭或煙煤粉混合配制的;(3)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89107711.1,名稱:造紙黑液處理系統,本系統為采用超濾、電滲析、生物處理三者有機地結合,具有交互作用的連續處理系統;(4)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89105236.4,名稱:造紙廢水回收再用方法,該法是先向廢水加入電石泥或石灰,再用鹵塊或鹵水或海水等凝聚劑處理,接著再向所得上清液1通入空氣和煙道氣,固液分離后,再將所得的上清液2用羥甲基纖維素鈉和硫酸鋁處理,最后讓所得上清液3通過活性炭吸附床;(5)歐洲專利NO169430,名稱:帶色廢水的澄清,用氧化鋁廢渣為絮凝劑,但無詳細制備工藝,為此可以認為是用這種酸化了的廢渣原渣。
上列所查到的已知技術,有的只能處理特定的廢水,(1)僅能凈化PH>9的印染、造紙廢水;有的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曝氣氧化,如(2);有的所需設備多,工序復雜,所加的化學藥品價格高,整體治理工程造價高,運行費用大,廢水排放量大的中小廠家負擔不起,如上述(3)和(4);而國外的即(5)僅用于處理紡織工業廢水,且產生的污泥后處理工序繁雜,清除污泥工作量大。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以廢治廢,變廢為寶,混合絮凝劑易制易得,所加藥物少、價格低、絮凝沉淀快、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工程造價和運行費均低,處理后的水可回用,沉淀的泥渣可做建材,適用于日排放量過千噸的造紙黑液處理方法;并提供一種適用于此法的高效混凝劑主要組份的制備方法。
根據造紙廢水處理的基本原理及對造紙廢液和氧化鋁廢渣的化學分析結果,針對已有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本發明的基本構思是:采用經過加工的從鋁釩土中提取氧化鋁后廢渣為主要組份,伴以含鎂的無機鹽類為絮凝加強劑和以氯化鈉為絮凝加速劑相混合作為混合絮凝劑,簡稱混凝劑,并用絮凝沉淀法處理造紙黑液。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混凝劑的制備工藝是:(1)取從鋁釩土提取氧化鋁后所剩廢渣濕泥,用清水洗滌,過濾后風干固化,干泥回收率為75~80%;(2)將上述固體干泥粉碎后加入少量水和鹽酸,在PH7.0~5.4范圍內浸泡,攪拌、過濾,去除泥中的鈉;(3)在上述的去除鈉后的泥中加入鹽酸溶液并充分攪拌,然后加入緩沖溶液,使泥漿的PH值維持在3.5~3.1范圍內浸泡攪拌,待固液分離后再往濾液中加入氨水溶液至PH7.5~8.0即得白色的氫氧化鋁沉淀物,并將此氫氧化鋁提取出去;(4)在溫度85~100℃,PH0.4~0.8范圍內,用HCl溶液或濃HCl液體處理上述(3)中固液分離后獲得的泥渣1.5~2.5小時;(5)真空干燥上述(4)中獲得的固體,即得高效混凝劑的主要組份。
用上述工藝制備的高效混凝劑主要組份處理造紙廢液的方法是:先往要處理的每100m3造紙黑液中加入絮凝加強劑含鎂的無機鹽類118~178kg(以Mg2+計)和絮凝加速劑氯化鈉(NaCl)250~900kg,或者1.2~2.0m3鹵水,然后再加入由上述工藝制備的高效混凝劑主要組份,500~750kg,最后加入適量的Ca(OH)2或生石灰固體,將液體調節到中性,攪拌、絮凝、沉淀。上述處理方法中需加的鹵水可用相當量的鹵塊代替。而上述制備工藝中所述的緩沖溶液可根據PH值依公知技術選用某種類和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洋大學,未經青島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1106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做砌塊用全輕混凝土
- 下一篇:織機邊撐的織物走布方法及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