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筋快速結合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1103636.9 | 申請日: | 1991-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01A | 公開(公告)日: | 199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锳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锳銘 |
| 主分類號: | E04C5/16 | 分類號: | E04C5/16;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碩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筋 快速 結合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快速結合裝置,特別是一種建筑中使用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
高層樓房的建筑主要是由鋼筋構筑成一屋形骨架,再在鋼筋的兩側用混凝土灌入包覆,而建筑成一完整的建筑物,因此鋼筋的鋪裝架設關系著整棟建筑物的強固性。現有的施工技術,一般灌漿的工作通常可用混凝土攪拌車,及附裝的打漿設備,連續且快速地完成灌注打漿工作,而一般的鋼筋的鋪裝與定位,則完全依賴人工操作,而最常見的樓板的鋼筋鋪設,則依實際建筑設計的規劃,將一支支的鋼筋大致以十字交叉垂直式上下疊交鋪放排列,為使上下疊裝直交的鋼筋能相互定位并連結成一體,必須于適當的長度間距下,分別用鋼絲手工方式予以鎖裝定位,這樣,一則可確保相互間的直交位置,二則可確保建筑所須的設計應力的分布,而當類似編織形式的鋼筋鎖接工作完成后,在灌漿前還必須先用石頭或磚塊等,以鋼筋下方的模板面為基準,將其隔成適當間距,分別墊裝于編織好的鋼筋網的下方,使鋼筋網得以與底部的模板間保持適當的間距,大致約為灌漿厚度的一半;這種類似的鎖編整片的鋼筋網及將鋼筋網面的墊高等工作,往往耗費人力很大,且工作的質量很難控制,尤其是以石、磚塊墊高的操作方式,一則由于塊體的厚度不一定,往往墊頂的高度不一致,而且由于塊體與鋼筋間無任何固定結構輔助,常會發生未墊著而滑落的情形,若再進行現代化的打漿機灌漿操作,由于打漿機灌漿時漿液的流出沖力,往往會將墊裝不甚穩固的塊體沖開,而使之喪失墊裝的效用,造成鋼筋網呈一種波浪狀的鋪設,而嚴重影響整個施工質量。因此面對質量要求愈來愈高的現代施工管理條件,對于現有的施工技術確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尤其在人工不足的建筑業界,對于現有鎖固鋼筋等瑣碎耗費人力的工作,確有進一步謀求改善的必要。
有鑒于現有建筑施工技術潛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鋼筋快速結合裝置,該裝置通過兩相對接的扣件本體的相互扣接,以扣定兩疊接的鋼筋,再于本體彎頭的外環面上設置的一長孔上接裝腳架,用以墊高編織完成的鋼筋網面,使之成為具有一定高度的鋼筋網面。
通過這種快速結合裝置可使鋼筋的疊接定位簡易方便,縮短施工工時,相對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又配合預設的腳架,可使墊裝定位更穩定,且腳架支撐高度一致,可進一步確保穩定的施工質量。
本發明提出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為一對相同形狀的J形的扣件本體,該本體斷面略呈一中空三角形狀,于靠J形扣件本體的頭部的一段范圍內在三角形尖端上設置成鋸齒狀的扣合端,而相對的J形的另一彎端頭則設成一平板狀,并于平板端的靠外側開設有一與本體三角形斷面相似的凸字通孔,于該通孔的凸形頂端內緣設留一凸緣,供夾置鋼筋體時,當扣合端插入后,通過扣合端的鋸齒面卡固于凸緣上形成扣合的狀態,而有效地將鋼筋包覆在一起;J形扣件本體1的環面上還留一長孔,供以一只頂面具有相同長方形固定片的腳架,穿入并轉動卡住,作為支撐鋼筋至所需固定高度的墊裝。
也就是說,本發明提出一種鋼筋快速結合裝置,所述裝置具有一對一體成形的J形本體,所述J形本體的斷面呈一中空的三角形狀,其中所述三角形的尖端上有一呈方形的凸條,所述凸條中央開有一開口槽,在J形本體一端的凸條面上設置有一段鋸齒狀的扣合端,而于J形本體的另一端則設置成一平板狀端頭,所述平板狀端頭的外側具有一與本體斷面類似的凸字形通孔,該通孔的凸端內側設有一凸緣;當所述一對本體相互扣合時,一個本體的扣合端穿過另一個本體的凸字形通孔,與通孔中的凸緣處于扣合位置;
所述J形本體在其彎頭的外環面上設置一長孔,一個支撐墊高鋼筋的腳架與所述長孔相配合;并且所述的腳架的頂端設置一長方形狀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插入J形彎頭的長孔后轉動而與J形本體結合。
這種快速結合裝置具有使鋼筋的疊接定位簡易方便,省時省力的優點,并且還具有可配合安裝支撐腳架,使鋼筋網定位牢固,可保證施工質量高的優點。
為能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及目的,以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提出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出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鎖裝剖視平面圖;
圖4是本發明提出的鋼筋快速結合裝置鎖裝平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锳銘,未經陳锳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110363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金屬復合纖維電熱線的加工工藝及其產品
- 下一篇:自行車輪胎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