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平面刮銑刀無效
| 申請號: | 89207923.1 | 申請日: | 1989-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609U | 公開(公告)日: | 198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祥;揚蘭菊;趙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祥 |
| 主分類號: | B23D79/02 | 分類號: | B23D79/02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莊市工農西路***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平面 銑刀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刮削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刮削平面的刮研機構。
目前鉗工在刮削平板或床身的平面時,均使用直頭或彎頭的平面刮刀。這種削刀是手動工具,以人做動力,不僅生產效率較低,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很大。對于較大面積的平板,其中間部位的刮削更加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帶有動力裝置的刮銑刀,可對粗刮削和超差較大的平面實現大面積加工,并且加工平面方便靈活,提高生產率。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根據刀片旋轉銑削平面的原理,用刀片做平面刮削器,將刀片固定于刀架上,電動機帶動刀架旋轉,達到刮削平面的目的。刮削基準面為機身的下底面,機身與外殼相連,一般一次刮削量很小,為0.1毫米左右,故對電動機功率的需要量不太大,因而可采用小型或微型電機作動力,這樣整個裝置就可以做得較小,為手持式或手握式,從而在中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采用電機動力刮削平面,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比手工刮削提高工效3-5倍,尤其對大面積超差平面,更顯出其優越性,且加工平面的質量可滿足要求。本裝置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低,體積小,使用方便,適用于各種機械廠家刮削平面使用。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實施例。
圖1是本刮銑刀的一種加工方式圖,刀架1由電機帶動逆時針方向旋轉,刀片2對平面3上的凸出部分進行銑削加工。也可用逆銑法加工。
圖2、圖3、圖4是刮銑刀刀片的三種結構圖。
圖5、圖6是兩種刀片在刀架上的安裝示意圖。
圖7是刀架安裝在電機前端的刮銑刀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俯視圖。
圖9是無手柄刮銑刀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刀架固定于電機與軸承之間的刮銑刀剖面圖。
圖11是圖10的俯視階梯剖面圖。
圖12是與圖10結構相似的一種刮銑刀示意圖。
圖13是電動機輸出軸與基準面基本垂直的刮銑刀剖面圖。
圖14是圖13的側視圖。
實施例1:如圖7、圖8所示,刀片2安裝在刀架1上,刀架為軸對稱三花瓣形,每個花瓣上有固定刀片2的刀槽和螺釘孔。刀架安裝在電動機4的前端輸出軸上,機身14的下底面為刮削基準面,電動機輸出軸與此基準面平行,在加工時,此平面與平板平面接觸,此平面也是對刀基準面。外殼24與機身14固定相連,手柄5在刮銑刀的一側,其一端連與外殼上,另一端連與機身上,在機身14下底面靠近刀架處鉆有兩細孔,內裝彈簧8和支撐柱9,并由空心螺釘10固定,支撐柱9在彈簧8作用下伸出基準面。這套機構為機身支撐體,當平面上加工完一塊凸部時,松開手柄,支承體就把刀架端支起,使刀片脫離加工平面,暫仃加工。電動機的啟仃,是由安裝在外殼上的電源開關12控制的。也可省去手柄和支撐體,如圖9所示,這種結構更為簡單,同時外形也較美觀,操作時用手直接握住外殼即可。
上述刮銑刀中的電動機,可選用罩極電機或帶變速機構的電機,這樣由于其輸出軸偏離電機中心,從而可使刀架直徑較小,縮小整機體積。刀片的安裝可采用圖4、圖5所示的形式。圖4中為單向固定刀片,刀片槽的中心線偏離刀架回轉中心線,加工時可形成正前角,反裝即形成負前角。圖5可雙向固定刀片,槽中心線與回轉中心線相交,形成加工負前角,根據使用的不同,可實現順銑和逆銑加工。刀片形狀可采用多種形式,可成矩形(如圖2),刀口略呈圓弧狀,靠中間部位加工。這種刀片磨刀方便,也可成“凸”字形(圖3)或階梯形(圖4),刀口在突出部分。階梯形刀片以外邊對準平面凸起部分,易找準加工。刀片可選用工具鋼、高速鋼或硬質合金材料制成。
參數選擇:考慮到刀架直徑與刀架材料的性能、花瓣數及電機輸出軸偏離外緣的大小等因素有關,可取刀架直徑25-60毫米,花瓣數為2-8個。電機功率與切削力有關,一般切削深度應小于0.1毫米,故電機功率可選10-90瓦。刀片前后角應根據刀片材料和被加工的材料的強度、硬度及切削速度來選擇,一般前角-5°-20°,后角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祥,未經趙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892079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