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固定式啟蒙鉛筆無效
| 申請號: | 86101523.1 | 申請日: | 1986-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130B | 公開(公告)日: | 1991-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喻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喻志明 |
| 主分類號: | B43K23/02 | 分類號: | B43K23/02;B43K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浙江省余姚***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啟蒙 鉛筆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握筆姿勢架(簡稱握筆架)固定在活動鉛筆上的啟蒙鉛筆。
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不但寫字有影響,也是引起近視眼,脊柱彎曲的一個因素。以往,這一直是家長關心,教師操心的事。為此,去年本發明人發明了握筆姿勢架,外形是按正確握筆的要求在相應于拇、食、中三指的部位凹下,用時套在鉛筆上,經試用有一定效果。其缺點:一是鉛筆外徑大小不一,握筆架的裝筆孔內徑難以一一相配,二是鉛筆不能靈活轉動,不適合鉛筆書寫時須時時轉動的特點,三是由學生自己裝握筆架,上下位置難以掌握。據此,我國專利申請85202664提出在活動鉛筆的握筆部位上,握筆架既能靈活轉動,又不能上下移位或向下滑動的方法。但其缺點是沒有針對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的根本原因進行設計。鉛筆結構比較復雜,握筆前須辨認一下握筆架方位,不能隨手抓起就用,使用不太方便。
本發明人經長期的仔細觀察研究,認識到:雖然學生握筆姿勢錯誤的表現多種多樣,但根本原因是入學啟蒙時手指嫩弱,握筆力不夠,采用錯誤的姿勢握筆求省力,日久養成習慣的緣故。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改進的啟蒙鉛筆。它以節省握筆力為主要考慮點,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習慣,并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將握筆架設計成下部是一個環圈3,用以阻擋輕松握筆的手指下滑,環圈內外厚度即筆桿到環圈頂點的高度,也就是環圈的外半徑與內半徑的差,以足以阻擋指頭下滑為度,大致在1-4毫米左右;環圈上均布三條縱隔4,作用是將拇指、食指、中指三分開,使之成為正確握筆所要求的三指大致均勻合攏握筆的姿勢,同時尚有增加指頭與筆的接觸面積。增加握筆穩定性的作用,從筆桿起的高度也是1-4毫米左右為好。三隔在圓上的位置以均等為好。如誤差大于15度將影響使用和美觀。
握筆架縱隔4的上端可以用一個環圈5連結固定,環圈5并有增加筆架與筆桿的摩擦力的作用。
握筆架有環圈5后,縱隔之間以透空為好,如果嫌筆桿欠粗也可以不透空。
握筆架縱隔之間也可以用簿壁6相連,作用與環圈5一樣,是固定連接縱隔上端及增加握筆架與筆桿的摩擦力。
握筆架還可以不用環圈5或簿壁6,而用粘接或焊接的方法裝配到筆桿上,或者直接制作在筆頭筆桿上。
為了省料和美觀起見,握筆架的環圈和縱隔可設計成各種幾何形狀,只要能起到各自的作用就行,在握筆架與筆桿一并制出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將環圈與縱隔制成斷續突起的形狀,代替環圈3的突起應在各縱隔之間,其高度應足以阻擋手指下滑,在1-4毫米左右為宜。代縱隔的突起的高度應足以隔開拇食中三指,也以1-4毫米左右為宜。
因為環圈3各點到筆尖的距離相等,縱隔4的間距相同,所以三個握筆處相同,握筆沒有方向性,可以120度轉動筆桿使鉛芯均勻磨損。
握筆架用塑料或橡膠制造,最好是無毒的軟質氯乙烯或乙烯類塑料,手感好,容易與筆桿緊密配合,材料成本低。
握筆架在筆桿上的位置,根據兒童大小分為三檔。自筆尖到環圈3的距離,低檔18±2毫米。中檔23±2毫米、高檔28±2毫米,分別適用于幼兒大班到二、三年級的學生。
握筆架利用摩擦力或粘接。焊接的方法裝配到活動鉛筆上,也可以在制筆桿時一并制出,使兩者融為一體,也可以將環圈3制在筆頭部分,其余部分制在筆桿部分;如果適當改長筆頭部分,也可將握筆架全部制作在筆頭部分。
為適合不同形狀的筆桿,握筆架環圈3,環圈5的內孔可制成相應的形狀,如果握筆架是軟質的,也可以做成圓的,去適應六角、三角等多種形狀筆桿。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實施例。附圖是局部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與筆桿、筆頭分別制作的握筆架,每例由俯視圖、正視圖組成,各部分的編號是:1、鉛筆頭部????2、筆桿????3、握筆架下部環圈????4、握筆架縱隔????5、握筆架縱隔上端環圈????6、握筆架縱隔之間的薄壁。
圖1是握筆架有上下圈,隔之間透空的鉛筆的俯視圖。
圖2是圖1鉛筆的局部正視圖。
圖3是握筆架有上下圈,隔之間有薄壁的鉛筆的俯視圖。
圖4是圖3鉛筆的局部正視圖。
圖5是握筆架只有下圈,隔之間有薄壁的鉛筆的俯視圖。
圖6是圖5鉛筆的局部正視圖。
圖7是握筆架只有下圈,隔之間無薄壁,以粘接或焊接方法與筆桿固定的鉛筆的俯視圖。
圖8是圖7鉛筆的局部正視圖。
圖9是握筆架只有下圈和三隔,是與筆桿;或筆頭、筆桿;或筆頭一并制出的鉛筆的俯視圖。
圖10是圖9鉛筆的局部正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喻志明,未經喻志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861015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雜交水稻制種方法
- 下一篇:生產炭黑的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