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制砂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747855.5 | 申請日: | 2023-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502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帥;李光均;王宇峰;劉雪娟;陳賀君;張茂林;宋朝治;任瑞剛;張偉;王林;杜根坤;劉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21/00 | 分類號: | B02C21/00;B02C23/08;B07B1/22;B07B1/46;B07B9/00;B03B7/00;B03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煬 |
| 地址: | 20043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制 生產線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制砂生產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機制砂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除雜機構、破碎機構、磨砂機構、篩分機構、水洗機構和脫水機構,篩分機構選用滾筒篩,滾筒篩包括滾筒篩外殼,滾筒篩外殼的內部按照級配由內圈到外圈依次安裝有一級篩網和二級篩網,一級篩網的篩孔尺寸為X,二級篩網的篩孔尺寸為Y,XY,滾筒篩外殼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原料依次經過除泥除雜、破碎、磨細、篩分、水洗和脫水干燥后得到成品砂,一體化的生產方式能夠提高機制砂的生產效率,而且還能將大于X的顆粒再次破碎,將介于X至Y的顆粒進行重新粉磨,如此能夠提高機制砂級配和粒形均勻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制砂生產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機制砂生產線。
背景技術
我國仍然處于大規模的建設時間,每年的混凝土用量在幾十億立方米,傳統的河砂由于過分開采已經越來越少,且由于環境因素,很多地區禁止開采,因此機制砂替代天然砂逐漸成為建設用砂來源,鐵尾礦作為選礦后所產生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其儲量也在不斷增加,大量的鐵尾礦堆積既浪費土地資源,又會對礦山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鐵尾礦的綜合利用必然成為提高固廢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將鐵尾礦加工成機制砂石用于混凝土中是一個可行的利廢措施,但是現有技術中生產機制砂的效率較低,而且機制砂與天然河砂相比,一直存在機制砂級配以及機制砂粒形均勻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制砂生產線,其能夠提高機制砂的生產效率、級配和粒形均勻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機制砂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除雜機構、破碎機構、磨砂機構、篩分機構、水洗機構和脫水機構;
所述篩分機構選用滾筒篩,所述滾筒篩包括滾筒篩外殼,所述滾筒篩外殼的內部按照級配由內圈到外圈依次安裝有一級篩網和二級篩網,所述一級篩網的篩孔尺寸為X,所述二級篩網的篩孔尺寸為Y,XY;
所述滾筒篩外殼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大于X的顆粒的出料,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對應設置有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的下料端通向所述磨砂機構,所述第一傳送帶用于將大于X的顆粒重新送回所述磨砂機構進行磨細;
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X至Y的顆粒的出料,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對應設置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的下料端對應設置有輔助粉碎機構,且所述第二傳送帶用于將X至Y的顆粒傳送至所述輔助粉碎機構進行再次粉碎;
所述第三出料口用于小于Y的顆粒的出料,所述第三出料口通向所述水洗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篩網為四目篩,所述二級篩網為八目篩;
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大于4.75mm的顆粒的出料,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對應設置有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的下料端通向所述磨砂機構,所述第一傳送帶用于將大于4.75mm的顆粒重新送回所述磨砂機構進行磨細;
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2.36mm至4.75mm的顆粒的出料,所述第二傳送帶用于將2.36mm至4.75mm的顆粒傳送至所述輔助粉碎機構進行再次破碎,所述第三出料口用于小于2.36mm的顆粒的出料。
進一步地,所述除雜機構與所述破碎機構還設置有第三傳送帶,所述第三傳送帶用于將所述除雜機構除泥除雜后的物料傳送至所述破碎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破碎機構和所述磨砂機構之間還設置有第四傳送帶,所述第四傳送帶用于將所述破碎機構破碎處理后的顆粒傳送至所述磨砂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磨砂機構與所述篩分機構之間還設置有第五傳送帶,所述第五傳送帶用于將所述磨砂機構磨細后的顆粒傳送至所述篩分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除雜機構選用振動給料機。
進一步地,所述破碎機構選用重錘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未經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7478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不易堵塞的氣液分離器
- 下一篇:一種主車車載充電適配器外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