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閥體模鍛用分體式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723617.0 | 申請日: | 2023-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2743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錢水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涵寶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宏知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邊蕾蕾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閥體 模鍛用分 體式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鍛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閥體模鍛用分體式模具,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模部件、下模部件、連接部件,上模部件包括上模底座,上模底座的中部安裝有上模,上模的外側壁設置有第一通孔,上模底座的外壁設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貫穿上模底座的側壁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內部,上模的內部開設有第一內腔,上模的側壁開設有第一支腔,第一支腔與第一內腔相互連通,下模部件包括下模底座,下模底座的中部安裝有下模,下模的外側壁設置有第二通孔,本實用新型在模具發生損壞時便于維修和更換,節約生產和時間成本,在鍛制的過程中能夠避免發生晃動,增加鍛制時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鍛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閥體模鍛用分體式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現有的閥門自由鍛造工藝,模具多為一體式,當出現磨損或某個零部件損害容易造成鍛件成型精度低,坯料浪費嚴重,則需要將整個模具均替換掉,提高了生產成本高;對于允許誤差大的粗加工會采用分體式模具,但現有分體式模具在鍛造過程中穩定性一般,容易發生移動偏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閥體模鍛用分體式模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閥體模鍛用分體式模具,包括上模部件、下模部件、連接部件,所述上模部件包括上模底座,所述上模底座的中部安裝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外側壁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模底座的外壁設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貫穿所述上模底座的側壁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內部,所述上模的內部開設有第一內腔,所述上模的側壁開設有第一支腔,所述第一支腔與所述第一內腔相互連通,所述下模部件包括下模底座,所述下模底座的中部安裝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外側壁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下模底座的外壁設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貫穿所述下模底座的側壁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內部,所述下模的內部開設有第二內腔,所述下模的側壁開設有第二支腔,所述第二支腔與所述第二內腔相互連通,所述連接部件設置在所述上模部件和所述下模部件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栓的數量均為八個,八個所述第一通孔和八個所述第一螺栓均勻的設置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上模底座的四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的數量均為八個,八個所述第二通孔和八個所述第二螺栓均勻的設置在所述下模和所述下模底座的四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通孔的內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螺栓相互配合咬合的螺紋,所述第二通孔的內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螺栓相互配合咬合的螺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連接部件包括導向桿,所述導向桿固定連接在所述上模的端部,所述下模的端部固定連接有套筒,所述導向桿可在所述套筒的內部滑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導向桿和所述套筒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導向桿和四個所述套筒均勻的設置在所述上模的端部和所述下模的端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導向桿的外壁設置有限位柱,所述套筒的內部設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可在所述限位槽的內部滑動。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涵寶模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涵寶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7236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