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UBE操作通道輔助建立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567405.8 | 申請日: | 2023-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461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易生輝;馮鑫劍;江曉兵;劉建國;陳輝明;孫明星;駱陽;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岳陽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17/02;A61B17/9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鵬 |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be 操作 通道 輔助 建立 器械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脊柱內鏡手術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到一種UBE操作通道輔助建立器械,包括用于供穿刺器械穿過的套管,還包括連接部和定位桿,所述套管通過連接部與定位桿連接,所述定位桿相對于套管的軸線為傾斜設置,定位桿的一端設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套管軸線的延長線上,套管在背部皮膚表面所在的位置,即為托板的皮上投影位置,能夠實現體內、體外在不需要透視的情況下達到體外穿刺體內投影的效果,可方便術者找準皮下刺入點,提高刺入點準確性的同時降低操作難度,提高穿刺的快速性,托板可在操作通道二建立過程中,遮擋于硬膜囊、神經根等神經組織結構上方,對其進行保護,防止刺傷、貫穿傷,提高了此操作下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脊柱內鏡手術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到一種UBE操作通道輔助建立器械。
背景技術
UBE技術即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主要用于椎管狹窄、頸椎病、胸椎病變及腰椎退行性病變的內鏡微創治療。與椎間孔鏡的單通道不同,該技術通常在患者背部皮膚100單側建立兩個通道,一個為觀察通道400,一個為操作通道一500。由于是采用兩個通道,鏡下視野更大更開闊,操作器械的尺寸受限小,此技術在各種脊柱微創技術中效率相對較高。
在進行UBE操作時,當操作通道一500所在一側的對側需要進行減壓時,如果單純從操作通道一500所在的這側進行減壓,角度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從操作角度來說,屬于斜視對側,不利于對側減壓,對棘突300周圍的側神經根、側隱窩以及硬膜囊腹側處理相對比較困難,為了解決該問題,參考圖1所示,可在脊柱中線200對側重新建立一個操作通道二600。建立操作通道二600時,一般是通過穿刺針、鉛筆頭擴張器、逐級擴張套管等穿刺器械沿背部皮膚100上的目標位置依次進行穿刺、擴張等操作,而通過前述穿刺器械穿刺背部皮膚100建立操作通道二600的過程中,由于皮下可視范圍有限,需要將器械精準穿刺于目標位置,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同時穿刺器械末端刺入后所達到的深度位置難以較為精準的把控,刺入過深時則會出現器械末端劃傷神經根、硬膜囊等重要組織的情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降低操作難度、提高安全性的UBE操作通道輔助建立器械。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包括用于供穿刺器械穿過的套管,還包括連接部和定位桿,所述套管通過連接部與定位桿連接,所述定位桿相對于套管的軸線為傾斜設置,定位桿的一端設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位于套管軸線的延長線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桿的另一端與連接部連接定位桿的區域之間留設有持握部。
更進一步地,所述套管與連接部可拆卸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孔一,套管穿設在安裝孔一內并與安裝孔一螺紋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托板的直徑或寬度大于套管的內徑。
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與定位桿為可拆卸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孔二,托板穿設在安裝孔二內并與安裝孔螺紋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桿上設置有臺階,用于在定位桿的軸向上對連接部進行限位。
更進一步地,所述托板與套管軸線的延長線垂直,且托板的邊緣為弧形。
更進一步地,所述托板與定位桿的連接區域為弧形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岳陽市中醫醫院,未經岳陽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5674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