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320543900.5 | 申請日: | 202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22052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琴;李曉東;徐乾宇;葉錦濤;沈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環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25/12 | 分類號: | F01D25/12 |
| 代理公司: | 溫州宏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08 | 代理人: | 戴偉洲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箱 溢流 回收 裝置 | ||
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包括汽輪機、連接于汽輪機的射水箱、連接于射水箱的溢流桶、連接于溢流桶的水泵、連接于水泵的出水管、連接于出水管的凝汽器、連接于凝汽器的回水管、連接于回水管的球閥元件和控制器,所述回水管一端連接于射水箱,所述出水管上設有用于控制出水管開關的閘閥,所述控制器與水泵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水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射水箱是汽輪機組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水位和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汽輪機的工作效率,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長期對射水箱進行補水,通過溢流維持水位、保證水溫,但是,這樣造成的問題是:第一,溢流水通常直接排入地溝,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第二,射水箱內的水溢出后,對附近設備造成一定安全隱患;第三,現有技術中對射水箱補水通常是通過手動補水,這樣非常消耗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汽輪機汽耗率、提高汽輪機工作效率、提高補水效率的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包括汽輪機、連接于汽輪機的射水箱、連接于射水箱的溢流桶、連接于溢流桶的水泵、連接于水泵的出水管、連接于出水管的凝汽器、連接于凝汽器的回水管、連接于回水管的球閥元件和控制器,所述回水管一端連接于射水箱,所述出水管上設有用于控制出水管開關的閘閥,所述控制器與水泵電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通過控制器控制水泵將射水箱中的溢流水收集至溢流桶中,然后將溢流桶中的水通過出水管排入凝汽器,使得溢流水中的水汽冷凝并液化成水,減少回收水過程中的水資源損耗量,同時降低汽輪機汽耗率,同時將閘閥和球閥元件開啟,以便凝汽器通過回水管將溢流水回流至射水箱中,使得射水箱中的水位保持高位、水溫保持低溫,從而進一步降低汽輪機汽耗率,提高汽輪機工作效率,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出水管上還設有止回閥,所述出水管上的射水先經過閘閥再經過止回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出水管上設有止回閥,且出水管上的射水先經過閘閥再經過止回閥,因此,可以防止凝汽器中的循環水回到溢流桶內,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溢流桶上設有液位繼電器,所述液位繼電器與控制器電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溢流桶上設有液位繼電器,當溢流桶中的液位到達液位繼電器所在位置時,液位繼電器向控制器發送電信號,控制器控制水泵啟動,回收射水箱中的溢流水至溢流桶中,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本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力監測成本,提高補水效率。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射水箱上設有抽氣器,所述抽氣器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抽氣器與射水箱的連接端口位于射水箱的頂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射水箱上設有抽氣器,且氣器與射水箱的連接端口位于射水箱的頂部,通過抽氣器將射水箱中的氣體抽出,保證汽輪機內部真空,從而降低了汽輪機的汽耗率,大大提高了汽輪機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的剖視圖。
1-汽輪機,2-射水箱,3-溢流桶,4-水泵,5-出水管,6-凝汽器,7-回水管,8-球閥元件,9-控制器,10-閘閥,11-止回閥,12-液位繼電器,13-抽氣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射水箱溢流水回收裝置,包括汽輪機1、連接于汽輪機1的射水箱2、連接于射水箱2的溢流桶3、連接于溢流桶3的水泵4、連接于水泵4的出水管5、連接于出水管5的凝汽器6、連接于凝汽器6的回水管7、連接于回水管7的球閥元件8和控制器9,所述回水管7一端連接于射水箱2,所述出水管5上設有用于控制出水管5開關的閘閥10,所述控制器9與水泵4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環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經玉環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205439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